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强化防治工程建设 增强应急指挥效能

2021-07-26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周天玉
2021-07-26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江苏规模最大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在贾汪区建成。
徐报融媒记者 孙井贤 摄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樊海涛)7月21日,我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推进暨业务培训会召开,进一步推进全市风险普查工作。与此同时,刚建成不久、总占地面积15亩的贾汪区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也加强救灾物资的储备,不仅满足贾汪区和徐州市应急救灾物资的需求,而且对苏北乃至全省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为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防灾减灾、抗灾救灾工作部署要求,加快补齐短板,近期市减灾委员会就提升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应急应对能力要求,全面强化防治工程建设,增强应急指挥效能,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确保救援队伍随时拉得出、打得赢。

根据市减灾委员会相关意见要求,我市深入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高质量完成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任务,查明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和承灾体抗灾能力,建立自然灾害风险和综合减灾资源(能力)基础数据库;完成主要灾种风险评估和区划及防治区划,为自然灾害防治和救灾辅助决策提供重要支撑。对全市地质灾害重点区域开展1:10000精细调查,全面查清隐患,做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对整治难度大的危险点居民采取避险移民搬迁。完善水利水务工程体系,加强水利水务工程建设,提升防洪防涝能力。

强化应急指挥救援。加强综合统筹,理顺指挥调度机制,统筹建设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增配专职信息系统保障人员和运维人员,加强培训、演练和考核。充分利用消防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在市级层面横向联通指挥信息网,实现市应急指挥中心与市消防救援指挥中心互联互通,初步达到指挥调度扁平化、可视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加快推进融合通信系统建设,各地区应急指挥中心统一增配一体式会议终端,并配置移动布控球、便携式指挥箱。充分发挥我省为各设区市配备的背负式基站效能,确保无电无网极端条件下,灾害事故现场和省、市、县应急指挥中心音视频互通,实现高效精准指挥。

今年下半年建成投运市应急指挥平台,纵向汇聚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各类数据,横向联通公安、住建、交通、水务、气象等部门数据,以空天地感知、融合通信、知识图谱为技术支撑,形成应急指挥一张网。各级、各有关部门将抓紧修编应对强对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有针对性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协同应对灾害能力。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完善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社会应急力量为辅助、非战争军事行动力量为突击的灾害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强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健全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参与气象灾害抢险救援的联动机制。加强应急救援人才培养和器材装备维护保养,建立常态化联训制度,强化部门间协调配合,切实提升队伍战斗力。加强电力、通信、供水、排水、燃气、交通等基础设施运营单位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建设,提升灾后保供保畅通能力。

同时,强化救灾力量前置备勤。依据气象灾害预警级别和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值班备勤,做好随时应对灾情的准备。针对气象灾害风险大、隐患突出的地区,以及重要的风险隐患点,预先前置应急救援队伍实施驻点应急备勤,提高快速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