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让未成年人在互联网时代健康成长
6月1日起《未成年人保护法》最新版本开始实施,此次修订,一大亮点是增加“网络保护”专章,这对保护未成年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也体现了国家誓要护卫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决心。
互联网作为一个没有地域、没有国界的全球性媒体 ,很难对网络信息做到严格的审查和核实,使得一些无用的、错误的、落后的、消极的信息充斥网络。对于没有自控能力的青少年,网络却是一把双刃剑许多青少年挡不住光怪陆离 虚拟世界的诱惑,沉迷于其中,荒废了事业,荒废了学业。对未成年人网络行为的监护,家长和学校应承担起共同的监管职责,做未成年人的主要启蒙者。
切实加强网上文明行为规范的建设。广泛开展以宣传《青少年网络安全》为主题的各项活动,积极引导青少年遵守网络道德,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保护意识,不随意约见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空间。努力创造干净、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丰富学校课余活动。学校和家长要注重培养未成年人多方面的兴趣,支持未成年人间建立多种互动,适当开展有利于未成年人身体、智力、心理全面发展的以娱乐、创新性为主题的课余活动,使未成年人能从多渠道获得成就感。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发现每个未成年人的优点和特长,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未成年人建立自信,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捍卫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网络信息主管部门应积极履责,对遵纪守法、积极传播先进文化的用户以鼓励,对传播有害信息的用户给予限制和惩戒,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查处。同时,应依法将论坛、微博、博客、搜索引擎等具有新闻舆论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业务纳入专项许可范围。
文(木白天华)图(路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