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江苏徐州:三“管”齐下打好“组合拳”,乡村振兴的“强富美”之嬗变

2021-07-24  来源:徐州日报  编辑:孟祥
2021-07-24  徐州日报

在江苏徐州铜山区汉王镇,有一个独特的“三乡工程”乡情驿站,通过这个驿站,归乡游子既可以找到乡愁,又可以找到创业的信息、了解创业的政策,从而放下行囊、家乡逐梦。

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打造的“三乡工程”创业街区。

2019年开始,江苏徐州提出了实施以人才下乡、能人返乡、资本兴乡为主要内容的“三乡工程”,紧紧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有发展、三年见成效”的目标,探索了产业兴旺的新模式,蹚出了以城带乡的新路径,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一批批能人返乡,一个个希望点燃。在徐州广袤的农村,“三乡工程”已成燎原之势,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乘着东风 激起乡村“一池春水”

在徐州铜山区棠张镇新庄村果果部落生态园,丁松看着眼前的一片温室大棚,内心翻涌着希望与梦想。

丁松原在某金融机构任职,2019年下半年,他回到家乡。恰逢徐州实施“三乡工程”,他果断流转近100多亩土地,开始打造农业庄园——果果部落。短短几个月,带动周边100余人进园务工。仅仅7个月,园区已建成温室大棚3万余平方米,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成功在园区挂牌。“我有很深的乡土情结,对现代农业有很大热情。很庆幸政府给了我这个好时机。”丁松说。

如今,乘着“三乡工程”的东风,在徐州广袤的农村,一个个人才、一批批能人陆续下乡、返乡创业。对他们来说,借助这个良机一圆创业梦;而对亟待繁荣的乡村而言,找到了腾飞的翅膀。

打“组合拳” 激活入乡创业热情

“两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工作部署,搭平台、强载体,给政策、强机制,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加快推动‘三乡工程’各项工作落细落实,取得了良好成效。”徐州市委农办政策和改革处相关负责人张立贵表示。

徐州市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了“市级牵头抓总、县级统筹协调、部门协同推进、镇村全面实施”的组织网络体系,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齐抓共管、多元参与”的工作格局。

立足“政府搭台、企业(人才)唱戏、农民受益、合作共赢”的运作模式,徐州市建成覆盖市、县、镇、村四级的“三乡工程”信息平台,建立在外能人库、返乡创业项目库、创业创新园区库,实现各类人才能人与乡村各类资源要素无缝衔接。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平台,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集约土地,规划布局了146个“三乡工程”创新创业园区。截至目前,50个重点镇已基本完成创建工作,年底前全市118个涉农镇(街道)将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聚焦乡村建设难点痛点,首先要着力写好的就是‘人’的文章。”徐州市“三乡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徐州籍外出务工人员达90多万人。实施“三乡工程”以来,徐州市相继制定出台《徐州市支持返乡人员创业实施办法》等96项(市级17项,县级79项)激励政策举措,对符合要求的“三乡工程”人才能人实施工作、生活、租房、交通、购房等系列奖补激励政策。各地均按照不低于2000万元标准设立“三乡工程”专项资金,用于人才激励、项目奖补等。

创新推出“三乡工程助力贷”“供银保”等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的金融产品,其中“三乡工程助力贷”累计发放贷款405笔、金额2.2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吸引6100余名人才下乡、6400余名能人返乡创业,支持成功自主创业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2万余人。

引进资本 反哺乡村助力振兴

近年来徐州市突出项目引领,通过招才引智,鼓励和带动越来越多的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形成“三乡工程”推进落实的有力抓手。

位于徐州沛县朱寨镇的领创·农博汇项目是“资本兴乡”的一个典型代表,该项目由江苏创领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2020年10月开工,总投资13亿元。一期预计即将投入运营,运营初期年营业额可达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间接带动就业3000人。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蔬菜、水果、粮油等批发交易专区以及公共配套设施于一体的一站式农副产品批零智慧物流园,打造‘买全国、卖全国’的农产品全产业链,助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该项目总经理梅振飞说。

徐州沛县把资本兴乡、反哺农村作为加快乡村振兴的核心,设立2000万元“三乡工程”专项资金,对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冷链物流等方面进行鼓励扶持。目前,入驻沛县规模企业总投入近40亿元。

在徐州市贾汪区回乡人才袁起建设的甘薯产业园大棚里,工人在摘采食用的甘薯芽。

去年以来,徐州睢宁县制定出台了八项吸引人才下乡、能人返乡、资本兴乡的激励政策,各镇(街道)也纷纷制定针对性强、可信度高、吸引力大的政策,号召在外能人回乡投资。一批返乡能人纷纷增资扩产,让更多乡亲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目前,徐州睢宁县“三乡工程”已推动172个创业项目落地,带动农民就业人数超1.28万人。

强力突破 厚植产业发展新动能

在推进“三乡工程”工作中,徐州市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注重将人才、能人、资金的引进与乡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厚植产业发展新动能。

“我们将乡村产业招商作为‘三乡工程’的‘一号工程’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徐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项目招引上,徐州市政府分别在杭州、上海举办了乡村休闲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业专题招商,签约项目52个、投资额218亿元。各地也以不同形式组织开展“三乡工程”专题招商16场次,签约项目126个、投资总额279亿元。在项目推进上,依照全市“765计划”产业项目调度督查考核机制,推进乡村产业招商项目落地落实,建立农业农村重大项目领导包挂联系机制。目前全市414个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开工410个,开工率99%,力争7月底全部开工。

坚持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各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规划建设项目,探索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市县每年安排不低于5%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积极引导农民宅基地有偿使用、流转和退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挂牌入市在全省率先突破,全市共完成挂牌入市21宗、2005亩,成交额超3亿元。两年来,全市已推动990个“三乡工程”项目落地乡村,完成投资超过660亿元。

徐州市还把“三乡工程”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房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各地经营体系等“三农”重点工作有机衔接,着力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农村污水处理、公共空间治理、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提升等民生工程。

经过近两年探索实践,徐州市“三乡工程”成效初显,开辟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现实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