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薄弱环节 严密防范措施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樊海涛)为汲取我省相关突发气象灾害应对工作的经验教训,聚焦薄弱环节,强化工作措施,近日,市减灾委员会制定《关于提升全市应对强对流等气象灾害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建立健全人员转移避险及安置工作的组织体系、职责任务和工作机制,严密各环节防范措施,强化灾害防范应对。
《意见》提出,要做好人员转移避险工作。把保障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明确责任人员、重点区域、处置程序、转移路线和安置场所等,加强隐患排查巡查,强化交通、通信、医疗、物资等保障,做好转移避险各项应急准备。
根据灾害预警信息和响应机制,及时组织对各类危旧房屋、简易厂房、大跨度厂房、在建工地、地质灾害隐患点、堤防等存在安全隐患位置的人员进行转移避险。特别要针对空巢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分散特困人员、低保户、重残户等弱势群体,做好安全转移工作。
妥善做好安置保障,整合应急避灾场所,根据需要统筹各类学校、影剧院、体育馆等公共建筑物作为应急避灾场所。妥善安排被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食品。
《意见》强调,各地、各相关部门要针对实际,切实加强各环节风险隐患防范措施。
对全市城市 D 级危房进行“清零”整治,坚决停止使用。全面完成城市道路树木“拉网式”排查整治任务,对空心树、死树等加固或清理,加强树冠修剪及内部枝条疏剪。持续加大高立柱、楼顶、跨街、墙体、围挡等大型户外广告设施的安全检测和排险消险力度。加快推进全市电力设施周边重大外力破坏隐患的整治。
及时开展城市排水防涝检查治理,系统推进排水防涝设施老城区改造完善和新城区高质量建设。加强水文监测和险工险段排查整治,防范化解水旱灾害风险。严格落实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三查”制度,实现全市隐患点群测群防全覆盖,对重要隐患点开展专业监测。
全面排查整治城市广场、工地、道路等区域临时搭建以及违建安全风险,加强施工现场起重设备、脚手架等排查和加固,强化高空作业管理。
严禁恶劣天气各类船舶违规作业,严防船舶碰撞等险情事故。加固相关水域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及碰撞。
全面完成高速公路沿线杨树等乔木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任务,消除安全隐患。强对流天气预警信息发布后,严格实施道路管控,强化现场指挥、交通引导、限速限行。
强化马拉松、健步走等群众性体育赛事风险评估,建立“熔断机制”,遇有重大或极端天气灾害及时终止比赛。严格控制文化旅游活动人员规模,加大安全装备设施检查力度。
严格执行危化品作业各项安全技术规程,针对性采取防水、防潮等措施,雷雨情况下禁止油、气储罐装卸。矿山作业严格执行大暴雨停产撤人制度,加强矿井采空区、塌陷区、积水区和尾矿库坝体及周边山体、排土场的巡查监测,坚决防止溃水淹井、溃坝漫坝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