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孝心献给老人 把爱心献给孩子
◎徐报融媒记者 吴悠
一直以来,徐州市社会福利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薛成始终遵循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理念,沿着科学发展、创新进取的道路,把爱和精力奉献给了一群最需要关爱的老人和孩子,让老人们心情舒畅、颐养天年,孩子们幸福健康、快乐成长,徐州市社会福利院日渐成为孤寡老人和孤残儿童的温馨家园和幸福乐园。
“党员干部就要做人民公仆”
17年前,41岁的薛成被任命为徐州市社会福利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薛成上任后,迅速对福利院的状况作了深入了解,但摆在面前的情形不容乐观:这里供养的孤残儿童数量在全省排在前列,但硬件设施、居住环境、医护条件却相对落后。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员干部就要做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徐州市社会福利院职工大会上,薛成的话语掷地有声,他说,“照顾好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和孤寡老人,是党组织对我的信任与重托,我必须责无旁贷、千方百计地为老人和孩子谋福祉。”
17年弹指一挥间,薛成当年的承诺也绝非只是几句漂亮话,在他这个“领头雁”的带领下,全院干部职工在各个岗位上铆足干劲、全力以赴,使福利院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的儿童楼只是两层旧楼,如今建设成了无障碍设施齐全,依照儿童生长特点设计的全国一流“儿童综合楼”;原先设施简单的老年公寓,如今已改扩建为医养结合的园林式老年公寓,环境优美,鸟语花香。
“一切为了孩子和老人”
福利工作是一份兜底保障的民生事业,做好这份工作,爱心、耐心、恒心必不可少。为此,薛成制定了“党建+三化”服务工作法,即要求工作人员对服务对象实行“标准化、专业化和亲情化”服务,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细则和要求,严格对工作人员“三化”服务进行考核。
据了解,孤残儿童的养育水平体现了当地的福利发展水平,要维护儿童权益最大化,就必须科学养育。对此,在薛成的带领下,福利院历时3年,在全国率先编制了《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徐州市社会福利院儿童综合服务标准》,徐州市社会福利院也成为了民政部标准化示范单位。
一系列措施和标准化操作,凝结着薛成和福利院全体工作人员在照顾孤寡老人、养育孤残儿童上花费的大量心血。连续十几个年头的除夕夜,薛成都留在院内陪伴老人孩子;大龄孤儿出院后无房居住,他积极协调房管部门成功争取到廉租房的居住权并减免了房租;在福利院长大的孤儿要出嫁了,作为娘家人,薛成积极组织全体员工为闺女募捐,置办了体面丰厚的嫁妆……“一切为了孩子和老人。”成为了薛成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肩上那份责任沉甸甸的”
身为徐州市社会福利院的党支部书记、院长,薛成深刻意识到,自己肩上那份责任沉甸甸的,如何引领徐州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弱势群体享受到民生福祉,一直是薛成苦苦思索、研究的课题。
在薛成的带领下,2008年徐州市社会福利院引入社会资本创办了“徐州市禾润儿童幼教康复中心”,由福利院负责提供场地和设备,民营方负责提供康复和教学。这项改革在全国属于首创,每天都有来自苏鲁豫皖等地区的残疾儿童在此康复训练,日训练约600人次,大大满足了社会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
此外,为了充分发挥老年公寓的兜底作用和带头示范作用,在薛成不断探索和积极争取下,通过公开招投标,与泉山区博济老年公寓实现了医养融合合作发展,建起“有病医疗、无病养老、前医后养、医养结合、康养融合”的结构性框架,迈出了老年公寓公建民营的新步伐。
也正是因为有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徐州市社会福利院的建设和管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先后荣获全国涉外收养工作先进福利机构、民政部民政标准化示范单位、省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薛成也因工作突出,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全省民政工作先进个人、徐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