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肌理
|
◎徐报融媒记者 颜子舒 通讯员 魏杰 陈凯伟
邳州,是一座浸润着红色文化的热土。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人民群众和人民军队血肉相连,涌现出不怕牺牲、奋勇支前的革命精神;“一门三烈”宋绮云、徐林侠和“小萝卜头”宋振中铸就了“红岩魂”;舍己救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精神……光辉革命斗争的峥嵘岁月,为邳州积淀了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在推动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为邳州文明城市创建提供了新鲜的血液与动力。
“七一”前夕,邳州市委书记吴卫东在位于八路镇的小萝卜头纪念馆,带领新党员进行入党宣誓,通过观看展览和纪录片,为现场的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小萝卜头宋振中是共和国年龄最小的烈士,为讲好红色故事,该市自去年8月对小萝卜头纪念馆实施提档升级,搜集完善史实资料、丰富展示内容、升级扩容规模,将其打造为资源独特、内涵丰富的党史教室。市民刘林东说,“一门三烈”的革命精神,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上,一直激励着、鼓舞着他。
纪念馆里学党史,革命遗址旁忆初心。近年来,邳州市委、市政府立足红色沃土,不断挖掘、利用和整合现有红色资源,用红色精神提振党员干部士气,让红色文化薪火相传。目前,王杰纪念馆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小萝卜头纪念馆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红色底蕴深厚的地标,成为邳州宝贵的红色财富。八路镇香埠村党支部书记周继生每年都要带领村“两委”成员、党员到小萝卜头纪念馆参观学习,教育大家不忘过去,让大家推动发展的决心更加坚定。八路镇宣传委员杨楠楠也表示,小萝卜头纪念馆和红梅广场建在八路镇山北村,八路镇将深入挖掘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将红色力量转换为工作前进的动力,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邳州不仅用红色文化涵养党员干部品质,还组织中小学生开展观看红色电影、画英雄事迹、唱经典红歌等活动,让青少年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让红色的种子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悄然发芽。“我们要把红色基因埋入到心灵里,融入血脉当中,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好好学习,长大做祖国的栋梁,为祖国奉献。”八路镇中心小学学生黄梦冉说。
今年“七一”,位于沙沟湖水杉公园东门的红色文化收藏展览馆对外开放,这座展览馆由市民魏方出资筹备,近80平方米的展厅,摆放了2000余件红色藏品。市民汤继玲观展结束后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要永远跟着党走。”
红色文化浸润着邳州人的心灵,赋予邳州人崇德向善的精神,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邳州好人广场,善行义举榜里有国有急难、迎风逆行的抗疫英雄代表,有不顾自身安危、见义勇为的普通市民……他们在美丽邳州的城市版图上构建起好人文化的精神坐标,凝聚起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市民李琦说:“邳州红色文化氛围浓厚,涌现出许多好人好事,作为年轻一代,要把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鞭策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理想信念接力传递。为了让市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邳州广泛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评选“最美邳州人”等,全市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截至目前,该市共评选出“最美邳州人”当选者70名、提名奖获得者74名。他们集中展示了邳州人重情重义、崇德向善的优秀品格和道德操守,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典型示范人群。
衡量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不仅要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要看市民素质、文明风尚、精神状态、人文氛围等。在追求文明的漫漫长路上,邳州将始终坚持传承红色文化,筑牢精神基础,凝聚文明力量。红色邳州,在传承红色基因和建设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的路上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