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307个!徐州铜山: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变身“红色加油站”

2021-07-10  来源:徐州日报  编辑:哈晓蕊
2021-07-10  徐州日报

“孩子们,你们看,这就是我们潘楼原来的样子,现在,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我们现在的村庄,多美呀!”7月7日,徐州市铜山区三堡街道潘楼村史馆内,志愿者陈华蕾正在为本村20余名中小学生讲解村庄的红色历史,让孩子们通过观看各类展品,亲身感受村庄在党领导下的发展变化。

在三堡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0余名志愿者每天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进行红色歌曲的学习演唱,他们还请来专业人员拍摄、制作完成红色歌曲MV,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

今年以来,铜山区突出红色基调,把20个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287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理论宣讲中心,以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为契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培育200名“草根理论宣讲员”,采取“草根上讲台、乡音传理论”“身边人说身边事”“身边人演身边事”“现场答题、现场点评”等形式,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成为宣传党的辉煌历史、党的创新理论的“红色加油站”。

图片

图片


刘集镇丁场新型社区依托新实践文明实践站,把学习党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深化“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等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学习效果。在利国镇,老年党员志愿者王增海把自己搜集整理的党在利国地区的光荣历史与利国发展变化史,与其他10多名老党员志愿者分享,走进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及学校、企业,从见证者的视角出发,用生动的语言为党员群众讲述利国红色故事,开展群众性党史知识主题宣讲。

在各实践所(站)图书室,陈列着红色经典著作、党的十九大精神读物、经典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读本、党史学习教材等,免费供党员群众阅读学习,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服务功能,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阅读空间。大许镇青年党员马婷婷和镇机关10多名年轻党员,每天都利用业余时间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读书学习,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他们还开展经典朗诵、心得交流活动,开设“红色讲堂”,把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党员群众一起分享。

图片


对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铜山区则采取送学上门的方式,帮助他们学习。铜山街道樵村社区20名志愿者骑着电动车走村串巷,带着社区统一印制的《理论快报》发放到每一户,同时对群众进行政策理论宣传,群众有什么诉求,也直接反映给他们。“社区通过组织骑手进行新思想、新理论学习培训,提高了他们政策理论水平,他们下去服务时让新思想进入寻常百姓家。” 樵村社区党委书记戚小柱说。

把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和推动发展、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铜山各地各出妙招:汉王镇开设周五大讲堂,雷打不动坚持,目前已开了85讲,既讲新思想新理论又讲新政策新机遇,周五大讲堂成了干部的“加油站”“充电器”;刘集镇充分发挥“大喇叭”的作用,播放最新政策、法律法规、防火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等关系村民生活的相关内容,唱响新时代文明实践最强音;棠张镇打造“文化+节庆+课堂”模式,通过上好“解忧讲堂、解忧学堂、解忧议事堂”三堂课,构建文明实践新气象……

图片

图片

柳泉镇北村从一个生态遭到破坏的采石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为调动村民参与家乡建设,发展旅游产业,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新思想宣讲团,请老党员通过村庄新旧对比,激发大家创业热情。由102户村民投资入股建设的楼山湾度假区成为徐州周边春夏乡村游的“网红景点”,全村1000多人吃上生态饭、旅游饭。走进柳泉镇北村,古朴自然的村落里既可以看到渔乡风情的墙画更可以看到大量宣传新思想、新理论的宣传牌和墙画等,两者各有特色,相得益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

“我们村是新发展理念的最大受益者,群众对党发自内心的拥护爱戴,一心一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北村党委书记刘广铎说。

“传播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是文明实践的统领,是永恒的主题。党史学习教育,要更好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作用,打造起贴近一线、贴近党员干部群众身边的党史学习教育‘新阵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铜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康宁说。

综合 铜山发布

编辑 哈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