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精神永放时代光芒
近日,中宣部公布了新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示范基地,王杰烈士陵园入选。王杰精神诞生于淮海大地,56年来,王杰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学习践行王杰精神,应把握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中,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拼搏奋斗、砥砺前行。
学史明理。王杰19岁参军,在军队的“大熔炉”里,他热爱学习,深学细悟《毛泽东著作选读》,写下了十多万字的日记。这份日记的字里行间,深深烙印着思想灵魂的淬炼,闪耀着理想信念的光辉,从“两不怕”的战斗精神,到“四个自问”的人生境界,无不彰显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的人生追求。历史告诉我们,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我们党从延安整风运动以来,开展历次集中性教育活动,都是以思想教育打头。学史明理,就是要带着深厚感情学、带着执着信念学、带着实践要求学,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真正学出理论上的清醒,学出政治上的坚定,学出行动上的自觉。
学史增信。人生最可爱者惟其人之忠诚。王杰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我们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历经百年沧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学史增信,就是要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展现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
学史崇德。王杰精神自诞生以来,就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时时处处向革命先烈对标看齐,以“党指到哪里就冲到哪里,就是需要献上青春也没有怨言”的忠贞明大德,以“为人民的利益,甘愿牺牲一切”的境界守公德,以“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的操守严私德,充分展现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恪行遵德是一个修身律己、不断实践的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王杰的“三不伸手”是一面镜子,共产党员都要好好照照这面镜子。学史崇德,就是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经常照镜子、正衣冠,在自我革命中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学史力行。王杰被称为“不知疲倦的人”,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胆魄,为党的事业“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这正是对共产党人革命加拼命强大精神的最好诠释。在今天这样一个伟大时代,“两不怕”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是正当其时,无数疫情防控战场的“逆行者”、脱贫攻坚战线的“先行者”,舍小家为大家,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在他们身上正践行着“两不怕”精神,也正是一批批王杰式英雄人物的出现,才让中华民族更加伟岸雄壮。一个发扬英雄精神的民族,才有辉煌未来。学史力行,就是要扛起肩上的责任担当,以拼搏不止的干劲、奋勇争先的拼劲,奋力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王杰牺牲56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大力弘扬新时代的王杰精神,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邳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