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生辉搭金桥 生态环保显高效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蔡思祥 海涛 通讯员 苗瑞福)6月28日,徐州市环能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再传喜讯,该公司在市农业农村局“银发生辉”专家组的关心指导下,试验成功了全国首家农村有机垃圾太阳能沼气高效处理新技术,并在铜山区棠张镇棠张村农业面源污染太阳能沼气示范站成功示范。
2020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党委按照市委老干部局工作部署,成立了银发生辉专家志愿服务团队,针对我市推广秸秆太阳能沼气循环利用技术的实际情况,上引下联,联合攻关,帮助基层研究解决利用太阳能沼气技术高效处理农村有机垃圾治理中的技术难题。
徐州市是中国秸秆太阳能沼气技术的发源地。经过20年的试验、研究和推广,已经建成40多处秸秆太阳能沼气循环利用示范村。但是,银发生辉专家组在深入沼气企业和新农村调研中发现,我市乃至全国99%以上的新农村有机垃圾治理都推行阳光堆肥房的方法,处理效果不佳。据专家介绍,新农村1吨垃圾平均清运成本约为200元,焚烧、填埋处理成本分别为110元、90元。有的农村虽然采取厌氧技术处理有机垃圾,但是调研发现采用传统的民用沼气技术处理有机垃圾,不仅效率低,而且产气少。
能否利用先进的太阳能沼气技术处理新农村产生的有机垃圾?这引起了银发生辉专家组的重视。一年多来,专家组多次和中国矿业大学有关专家研究、探讨利用太阳能沼气技术处理有机垃圾的新方法,并进行多次试验,从有机垃圾收集到二次分拣;从沼气发酵菌种培养到接种启动;从进料机械选型到发酵设备、出料设备改造进行了多次试验获得成功,并于2020年10月开始在铜山区棠张镇棠张村太阳能沼气示范站投料运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据测试,一吨有机垃圾能够产生60-70立方米、甲烷含量在55-60%的沼气;在零下12摄氏度连续10天雨雪天气,太阳能沼气池内温度均保持在28摄氏度以上,池容产气率达到1.3以上。其显著特点就是将沼气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和日光温室技术有机结合,解决了有机垃圾等5种农业废弃物冬季不能正常厌氧处理的难题;创新设计了卧式外涂太阳能涂料的沼气池,实现了高效吸热产气,节省了能源;创新有机垃圾半干式厌氧发酵新技术,提高了产气率,减少了沼液产生量80%以上;探索乡镇农业部门、环卫部门和沼气循环利用企业联合运行管理的新模式。同时试验成功了傻瓜式管理新技术——即太阳能沼气池首次启动后,可以就地就近全部处理有机垃圾,也可以处理厕所粪污、人畜粪便、秸秆等有机废弃物,极大地降低运输和处理成本。
目前,棠张村有机垃圾太阳能沼气示范站正在按照专家组的技术要求,利用该技术处理有机垃圾等多种有机废弃物,产生的沼气向全村1000多户居民集中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