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湖看一座城
|
||
|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李小委 通讯员 张娟)设计浏览路线;制作了桃花岛、遗迹岛的立体导览图;为景点写解说词……在潘塘中心小学,大龙湖成为了同学社会实践的好去处;不仅如此,学校还依托大龙湖资源开发了校本课程《龙湖沧桑》。近日,在“真爱梦想杯”第五届全国校本课程设计大赛上,该项校本课程从全国3800余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本次大赛的特等奖。
依托大龙湖资源
打造特色校本课程
“潘塘中心小学位于大龙湖南岸的惠民小区内,学校教师及施教区居民多来自原大龙口水库周边村庄,他们见证了大龙湖的巨大变化,对于新城区生态环境改变给自身生活带来的福祉有着深切的感受。”校长赵琦表示,基于得天独厚的龙湖资源以及学校的“慧创”办学理念,2020年起,学校课程中心组开发了《龙湖沧桑》校本课程,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文明发展为主题,以学生为主体,以跨学科的合作学习为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
《龙湖沧桑》课程通过“源起——追溯龙湖传说”“前世——找寻龙湖记忆”“今生——赏鉴龙湖胜景”“未来——畅享龙湖前景”四个单元,探究龙湖的沧海桑田之变。其中第二单元“今生——赏鉴龙湖胜景”与学生生活联系最紧密。
通过项目化学习
实现课程目标
高质量的项目化学习指向学习的本质。它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程的结构方式。《龙湖沧桑》校本课程始终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推进,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调阅档案、采访祖辈等形式,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归纳,从中了解大龙湖的历史变迁;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了解大龙湖风景区的地貌变化、功能分区、生态改变,感受周边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通过设计大龙湖游览路线图、制作立体导览图、撰写景点导游词,展示龙湖胜景,为龙湖发展献计献策。
学生杨晞默说:“学校经常以大龙湖为主题,组织我们进行环湖远足、摄影、征文、绘画比赛等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还通过视频了解立体导览图的制作过程和方法,并制作了桃花岛、遗迹岛的立体导览图。”
在江苏师范大学智慧学院丁杰教授的指导下,杨洁、姚雪、李辉3位老师率先进行了学科融合的项目化学习实践探索。她们以“大龙湖景区最佳游览方案”为驱动性问题,带领四(2)班的孩子进行了为期四周的探究活动,形成了物化成果,并进行了展示汇报。在此次项目化学习活动基础上完善形成的《“畅游大龙湖”综合实践方案》荣获徐州市课程资源评选一等奖。
潜移默化中培育
学生探究素养
在《龙湖沧桑》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提升了思维,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发了他们的思考。赵琦表示,徐州是“一城青山半城湖”,云龙湖、金龙湖、九龙湖、大龙湖、潘安湖等诸多水资源与徐州市于2018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有何关联?通过调查了解,学生深深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对提升城市品位、擦亮城市名片发挥的巨大作用,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更加深入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