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势、现代建造工艺! 徐州园博园运营中心建成啦!
地下基础到地上建筑,90%采用了预制方式构建……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场馆建筑建设工程项目-运营中心即将于6月底建成完工,整个项目运营用房占地范围约13000㎡,建筑面积约6000-7000㎡,其建筑功能兼具运营招待及办公住宿功能,整个项目仅用三个月时间建成,成为徐州园博园开工最晚、交付最早的单体工程。
运营中心效果图
6月19日,记者来到位于吕梁悬水湖畔的徐州市园博园,项目运营中心选址位于园博园南侧的龟山脚下。
其南侧临园区规划道路,其他三面环山,山景自然资源丰富。其东侧为园博园3号门,西侧为园博园2号门及宕口花园。白墙青瓦的简易风格、层层跌落的建筑搭配,彰显整个运营中心简洁、大气、实用、环保的设计理念。据悉,运营用房占地范围约13000㎡,建筑面积约6000-7000㎡,其建筑功能兼具运营招待及办公住宿功能。
运营中心效果图
依山傍势,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运营中心由中建科技教授级工程师樊则森团队设计,依照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建筑理念,建筑依山傍势,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以及建筑、生态景观的布局,极大减少土方开挖,展现徐州园林层层跌落的空间层次。
据项目承建方——中建科技园博项目一标技术王跃龙介绍,由于项目建于山脚处,用地呈不规侧地形,设计师在设计房屋走势时,依据原有山形的坡度,设计出斜坡状、层峦迭出的建筑造型特点,既减少土方开挖,又打造出建筑物错落有致、充分与山体自然相融的效果。
运营中心效果图
同时,依据海绵城市理念,合理规划场地地表和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在场地内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以自然的方式削减雨水径流、控制径流污染、保护水环境。”
“四新”技术,预制装配率达九成
“运营中心在建造过程中极致完美地运用四新技术,预制装配率高达90%,达到了施工速度快,成品质量高的效果。”中建科技园博项目一标技术王跃龙说,“运营中心总建筑面积6971㎡,其基础更是采用国内罕见的预制条形基础,主体为钢框架,外墙采用ALC装配式条板,楼板为预制不出筋叠合板,屋顶是预制金属屋面,内部采用装配式装修,就连我们现在看到了洗手间,也是提前预制好,直接装配而成,运营中心整体装配率高达90%。
这不仅达到施工速度快,成品质量高的效果,更是避免了各种天气因素对现场施工的影响。同时,还体现了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节能环保的理念。”
运营中心已具雏形
现代建造工艺,拼搭自由、拆移便捷
据介绍,整个运营中心包含办公楼、宿舍和食堂三大部分。
“运营中心采用钢结构模块建筑,以箱体为基本单元,可单独使用,也可通过水平及竖直方向的不同组合形成宽敞的使用空间。箱体之间通过标准连接件连接而成,部品部件均采用标准化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钢结构模块建筑具有结构坚固、安拆便捷、建造迅速、周转方便、循环利用、布局灵活、使用舒适、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等特点,与运营中心的实际用途完美契合。”
运营中心已具雏形
王跃龙说,“项目采用标准通用构件,运营中心各房间可灵活搭配使用,只需调整围护体、隔断及家具,即可自由转换功能。无论宿舍还是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等功能房间,均能进行互换和调节。并且设计采用集成设计的思维,结合装配式预制化的特点,材料成品提前采购。
各模块均以标准构件形式在现场直接进行拼装组合,一次性安装到位,同时避免了室内外二次装修污染问题。项目运营结束以后,可以灵活回收,重复使用,且回收成本不高,可用于异地重新组建,也可维持原状不变,真正做到充分贯彻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徐报融媒记者:魏欣/文 王晨牧 冯耀/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