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昔时英雄地 今日幸福乡

2021-06-22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孟祥
2021-06-22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讲述人:

塔山村党支部书记 赵德作

我们村史馆是2017年建成的,现在成了教育党员群众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大家抚今追昔,学习党的历史,更加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

塔山镇塔山村位于徐州东郊40公里处,东邻252省道,西靠京杭大运河,南邻311国道和陇海铁路线,北距310国道五公里,这里风景优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说起塔山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历史传说。据史书记载,清朝乾隆年间,乾隆帝微服私访,驾临徐州。小吏来报:彭城之东,有一奇山,山小巍峨,纵观似龙,横瞰若凤,请旨定夺。乾隆闻之,议后传旨:龙头凿井,凤头建塔。这“一井”就是现在的“老南井”,在塔山村三队地里。山上所建之宝塔,也因年久失修而坍塌,但由于在山上建了宝塔,此山就因此得名“塔山”。

清朝末年,国家混乱,民不聊生,民间土匪横行,附近村庄都有土匪活动。为免受土匪骚扰,塔山村首领王松年组织村人修筑围墙,围墙上每隔200余米设一炮台。村民每天轮流打更值班。由于围墙的修筑,所以塔山村又称“圩子”。

在抗战时期,英勇的塔山村村民内抗土匪、外抗日寇,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抗战期间,土匪刘七为打开圩子,勾结日本人,向塔山村发起进攻,打了3天也没打开。日本人想从东南方向打开圩子,从宋庄北湖向圩子进攻。其中有一个日本军官,被村民张夫标依托围墙垛口,一枪毙命,沉重打击了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日寇恼羞成怒,调集重兵围攻,最终把抗击日寇的62名村民用铁丝穿过锁骨连起来,押送大许,坐火车至八义集时,一行人中,有60人被日寇在八义集车站活埋。其中圩子村就有6人遇难。只有赵庄的赵建奎、赵建林,在给日本人放(遛)马时跑了出来,捡得了一条命,其余无一生还。

如今的塔山村群众以种植、养殖为主。在镇党委的大力扶持下,村党支部发动群众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使塔山村的农产品种类和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农业特色。其中农产品种类有:草莓、菜花、黄瓜、西瓜、西红柿等。产品远销各地,赢得了良好的口碑,高效设施农业为群众增收致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现在,村中水泥路纵横交错、水电煤气网络一样不少,群众生活越来越便利,小洋楼排列整齐,房前屋后花木成畦,活动室、卫生室、小广场等设施齐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党的好政策下,人们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塔山村则变成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幸福之乡。

徐报融媒记者 蒋新会

通讯员 王润程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