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邳州:筑巢引凤赋能“三乡工程” 打造乡村振兴“强磁场”
江苏省邳州市坚持把“三乡工程”纳入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大局系统谋划推进,充分发挥“三乡工程”聚才引智、聚贤创业、聚财兴业的牵引作用,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努力打造邳州样板。
在邳州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一批有才华、有抱负的“能人”选择回到家乡,扎根沃土,以资金、技术和新思维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运河西大桥南侧,有一片美丽的花海,就是由返乡能人刘兆伟投资建设的。这里优美的环境,让游客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来到这里,我感到神清气爽,像这样休闲娱乐地方很难找。”望着眼前的美景,游客孟娜兴奋地说。
说起自己回乡的创业经历,刘兆伟感慨,作为一个在外工作多年的邳州人,始终有叶落归根、回报家乡的想法。“想在邳州做一番事业,也就是第二次创业,把新疆的薰衣草引到邳州来,打造西大桥的一个亮点。”
刘兆伟在新疆工作期间,对薰衣草种植、加工十分了解。经过实地考察,邳州的气候、土壤适宜种植薰衣草。因此,他决定在赵墩镇彭湖村建设生态休闲农业观光产业,以种植薰衣草为主。目前,已形成了集种植、加工、文旅融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项目。
刘兆伟说:“这个行业前景广阔,先期发展100多亩地尝试一下。当地政府对我扶持力度大,各种优惠政策到位。下一步,我想带动百姓一起种植薰衣草,我负责收购,解决他们后顾之忧。”
新时代的乡村需要更多新鲜血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大学生村官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人才队伍。2019年,年轻的小伙杲伟作为乡村振兴的人才,被引进到张圩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上任伊始,杲伟充分应用在大学里学习的管理知识以及家族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结合村庄实际,决定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带领村庄脱贫致富。
通过召开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多次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之后,村里流转了100多亩土地尝试稻鸭共作,当年实现纯利润50多万元。
目前,村集体规模经营土地面积近500亩,在实施稻鸭轮作中,种植优质稻米,引进精品鸭苗,不仅村集体经济壮大了,也给村民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致富路径。
杲伟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到今年6月,我们村集体收入突破200万元。预计到今年年底收入可突破500万元,纯利润达300万元。”
通过引进能人,强化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张圩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提起杲伟,张圩村村委委员治调主任杲景龙赞不绝口:“他年轻有为,身上有股闯劲,带动大家做实事。现在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腰包也鼓了,我们为村民做实事也更有底气。”
张圩村红色资源丰富,是原邳睢铜县第一届党代会召开地,同时也是共和国年龄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的故乡。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杲伟表示,自己会扎根农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展现青春抱负。“邳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给我提供了在基层发挥才华的机会。接下来,我会继续带领大家为村民多办实事、办好事。”
八路镇注重“三乡工程”建设,积极对接上级政策,全力促进各类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与农村有效衔接,切实推动创业、拉动就业、兴旺产业,鼓励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全镇乡村振兴步伐。
作为徐州市“三乡工程”试点镇的新河镇也奋勇争先,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在“资本兴乡”上,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在新河镇润客产业园,进入试生产阶段的标准化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进行分解流水线上有序忙碌着。这个集屠宰、分割、销售等为一体的“三乡工程”产业园全部投产后,将在产值和用工上实现新突破。
徐州润客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华介绍,该项目可以带动近3000人就业,包括周边的物流、餐饮、服务等都可以带来很多岗位。
与此同时,通过“公司+平台+创业型员工+鸡场”的新型肉鸡养殖模式,为周边农户开辟增收新渠道。目前已签约肉鸡养殖联盟农户120多户。养殖户郁鑫就尝到了这种养殖模式的甜头。
郁鑫说:“我们农户养殖肉鸡根本不需要担心利润,不需要考虑行情,只需要专心养好鸡,一年养7批鸡,养一只可以赚2元,效益蛮好。”
在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中,邳州凝聚思想共识,放大“三乡工程”牵引作用,以工业化理念推动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挥资金、项目、土地的纽带作用,全面激发农村发展潜能;集聚贤才能人,优化引育生态,激发乡村振兴“源动力”。
目前,全市共吸引下乡人才1105名、返乡能人906名,新增自主创业2314人,带动农民就业23026人;编制“三乡工程”项目232个,总投资136亿元,98个项目建成投产。在“三乡工程”拓面提质中,持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综合:邳州融媒
编辑:哈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