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百企千格” 推行“双包”服务
|
◎徐报融媒记者 王彬
“现在我们有啥不懂的法律问题都可以在小区里直接找结对干警帮忙,太方便了。”家住沛县新沛小区的吴奶奶说。吴奶奶腿脚不利索,自从网格点来了结对干警,法律咨询不用来回奔波,吴奶奶非常高兴。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沛县899名政法干警深入1107个网格、110个企业开展结对服务,面对面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打包政法护企惠民服务举措,送上“惠民包”“护企包”,实打实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进网入格当好“三大员”
为了给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政法服务,沛县组织政法干警主动到县域内网格点和民营企业结对服务,在结对中根据企业和辖区居民生产生活特点和法律服务需求方向,有针对性地选配专业对口、业务过硬的结对服务干警零距离服务群众,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参与、发动干警主动融入、配齐配强服务队伍等方式,打好结对服务基础。
当好群众身边的政法服务“平安联络员”“法律宣传员”“诉求代办员”,是沛县政法对每一名结对干警的第一要求,借力网格社会服务效能,沛县政法干警们通过结对方式实现实时联络、身边宣传、贴心代办,做好政法服务群众“身边人”,更加便捷地联系服务群众和企业,实时掌握平安风险和群众困难,根据新态势下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痛点及时跟进政法服务,帮助解决涉法“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截至目前,沛县政法干警收集梳理各类问题481条,帮助解决群众困难和反映问题326条,改进优化服务举措13条。
■五项服务升级网格
在沛县栖山小学,孩子们围着“法官阿姨”学习校园法制课,“法官阿姨”结合典型案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和危害,引导孩子们树立法制观念,提高防范意识,从小养成学法、守法、遇事找法的习惯。
送法进校园是沛县深化政法结对网格工作力度、拓展服务深度的多项举措之一。借力网格服务效能,沛县开展了“送法上门,多元解纷,有访必接,梳网清格,平安共享”五项服务。力争在每个村居、企业培养至少一名法律“明白人”,把法治思维法治力量深度融入人民生产生活。
“有纠纷先调解,不行再去打官司”。在沛县,诉前调解成为群众共识,75%的案件在基层调解中被消化掉,这得益于沛县在结对服务中深耕多元解纷工作。
多元解纷服务中结对干警下沉解纷第一线,建成法庭有驻庭调解员、社区有法官工作室、乡镇有巡回审判点、村村有人民调解员的多元化解纠纷的联动网格,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管理格局。县法院5月份民事一审收案710件,同比下降30.1%;案件调撤率54.23%,同比上升5.87%,万人起诉率全市最低,真正实现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梳网清格行动中,政法干警们下沉结对网格点,零距离排查问题线索,梳清区域治安隐患,解决突出治安问题,筛查治安风险点213条,解决治安问题65件,有效净化了治安环境,建成“梳、清、治”的闭环式长效体系。
■惠民助企打包服务
在镇政法便民服务点,居民老李惊喜地发现,车驾管业务在镇上即可办理,不用专门再往县城跑。“现在服务越来越好,很多事不出镇就能办,我们很满意。”
老李所在的政法便民服务点,正是沛县推出的“政法惠民服务包”其中一项服务内容。在原有镇驻地派出所户籍窗口户政业务办理的基础上,增加群众需办的高频事项,打造覆盖全县的政法便民服务点。除推出便民服务点外,沛县政法还推出打击电信诈骗、打造平安校园、攻坚平安交通等10条便民惠民举措,更加便利群众生活,送上优质政法服务。
在护航企业发展中,沛县统筹运用政法力量为企业送上“政法助企服务包”,打包法律咨询服务、强化治安防控、快办优办涉企案件、开展涉企欠款执行攻坚行动、提升涉企犯罪打击能力等8项助企对策,为帮助企业、护航经济发展贡献政法力量。
“通过结对下沉把政法力量深度融入社会肌理,实现结对共建、网格共用、平安共治,零距离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政法服务。”沛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彭浩表示,沛县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要求,以结对百企千格、推行双包服务为抓手,推出3大类30项改革攻坚惠民实事项目,在一场场为民服务攻坚战中拿出高效为民服务新举措、走出优质服务新路子,人民群众对政法队伍更加信任、对政法工作更加支持、对政法服务更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