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谋定方向文艺作品才能有灵魂

2021-06-16  来源:  编辑:张传宝
2021-06-16  

  “五千年泱泱大国尊严何在?救民族于危难迫不及待!受党委任播火种,肩负重任入彭城……”极具特色的唱腔、高潮迭起的剧情、个性鲜明的人物、宏大壮观的舞台,将现场观众带回到那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这是前不久徐州市委向全市广大党员现场直播的一场现代梆子戏《曙光》,该剧是一部反映徐州党团组织诞生历史的大型原创作品,称得上好作品,带领大家重温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精神血脉,让党的历史更有温度。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为文艺创作生产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作生产更多好作品,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习近平同志关于优秀文艺作品“三性统一”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指导和遵循。

守正创新,文艺作品才能引航正确方向。作为新时期宣传文化工作者,旗帜鲜明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紧扣时代主题,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履行好宣传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必须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签约创作、招标创作、联合攻关创作等文艺创作新机制,实行重点作品重点扶持、重点项目重点攻关、重点人才重点培养;探索艺术创新,大力推进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创新,大力推进体裁、题材、形式、手段的发展,加快新技术在文艺创作方面的运用,在探索中求超越,在融合中出新彩,增强文艺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

深入生活,文艺作品才能扎根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作品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题,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不断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感受到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才能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才能不辜负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国家话剧院导演白皓天为创作关于西藏的历史题材话剧《共同家园》,先后14次深入藏区创作采风,他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唐卡、藏戏、打阿嘎等藏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为我的创作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素材。”

肩负责任,文艺作品才能彰显社会认同。文艺作品创作要凸显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文艺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秉持职业操守,树立良好形象,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李雪健在电影《焦裕禄》中饰演焦裕禄,让优秀县委书记榜样形象深深留在人民心中,他认真敬业,不怕吃苦,在颁奖礼上说了这么一句话:苦和累,都让一个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都让一个傻小子李雪健得了。,他的敬业,低调,谦虚的品质,无不体现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值得我们学习。

文艺作品是反映时代的一面镜子,党史教育之年,更要出精品出力作。坚持守正创新、站稳人民立场、牢记担当责任,潜心创作、精心打磨,才能创作出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主旋律作品,才能产生共情,凝聚精神,汇集勇气,共担风雨。(孙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