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我是中国人,我要把所学的技术带回中国”

2021-06-16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周天玉
2021-06-16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吴悠

端坐在斜阳里的刘灯宝目光澄明、言语诚恳。如今95岁高龄的他,25岁便从出生地日本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谈起归国初心,刘灯宝说:“我是中国人,我要把所学的技术带回中国,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

刘灯宝1926年出生于日本。受家庭影响,他始终把“学业报国”作为自己的追求。从东京工业大学毕业后,刘灯宝在日本通商省电器试验所、三菱电机株式会社等知名机构实习了两年,毅然决定回国。

1952年8月15日,刘灯宝离开生活了25年的日本,满怀爱国热情,经香港到达北京,决定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

回国后,刘灯宝先后在北京几家单位从事科研工作。“我国目前需要的,是要对广大技术人员及职工讲授科学技术基本知识,而不是高深理论和尖端技术。”在工作实践中,刘灯宝进一步了解国情,并一贯坚持着这个理念。

1966年,刘灯宝调至徐州,被分配到正在筹备的徐州市半导体研究所。空闲时间,刘灯宝整理了有关日本质量管理的资料,系统分析了日本质量管理的经验、做法以及理论观点等,并油印成册。他坚信这个方法对中国的企业生产和管理有用,希望为国家、为人民做一些事情。

刘灯宝整理的有关日本质量管理的资料被全国各地很多单位索要,他便将资料整理出版,书名为《新的质量管理》,是我国第一本较全面介绍现代质量管理的书籍。1978年,刘灯宝又翻译了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的研究新著《新编质量管理入门》,首印15万册,后增印了四次。

这一时期,刘灯宝参加了徐州钢铁厂镀锌焊管补偿贸易谈判和筹建,为徐州重型机械厂组织的技术交流会、东京工业大学同学在国内的讲演担任翻译,为徐州邮电局、矿务局等单位引进的自动化电气化设备翻译材料。

在1984年12月召开的市第二次归侨暨侨眷代表大会上,刘灯宝被选举为副主席,直至1993年12月离任。十年间,他为侨联凝聚侨心、参政议政、联络联谊等各项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只长年龄的人是不会老的,失去理想的时候人才开始会变老。”退休以来,刘灯宝一直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并把研究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作为自己一直不变的工作,一直关注整理相关信息。退休后,刘灯宝翻译的石川馨第三版质理管理著作出版,他非常希望这宝贵的经验可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一定的帮助作用。

问刘灯宝的坎坷过去,后不后悔当初回国的决定?他连忙否定说:“我不觉得自己的经历是坎坷,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我用我的所学在中国发挥了作用,做出了些成绩。”从他给四个女儿分别起的名字——宁华、京华、燕华、春华,四个“华”字就蕴含了刘灯宝作为一名归侨深沉的爱国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