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让红色记忆可触可感

2021-06-12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磊
2021-06-12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党员在上党课。
村史馆工业发展展示。

◎讲述人:赵景玉

一张张无比珍贵的图片、一件件岁月印痕的物件、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都成为俺村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

如今,俺们贾汪区青山泉镇房上村充分发挥村史馆基层阵地作用,对全村党员干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大家都说,这种形式接地气、有温度,生动鲜活,让干部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文化洗礼,红色记忆也变得可触可感。

前几天,俺们村正在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开展党员固定学习日活动,集中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俺叫赵景玉,是房上村村民,今年已经88岁了,有55年党龄,虽然俺岁数大了些,但多年来村里各项党员活动俺都积极参加。没有党就没有俺的一切,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就是俺一生的追求。1938年10月,侵华日军占领了贾汪,并不断对周边村庄进行“扫荡”。1943年2月,日军冲进俺们村,枪杀数名无辜村民。俺当时才10岁,大腿被日军子弹击中,险些丧命。面对侵略者的暴行,房上村群众在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和贾汪周边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敌后抗日活动,向山后运河支队提供日军活动情况,秘密运送粮食等物资支援抗日部队。现在每每看到村史馆记录的这段历史,俺心里总是感慨万千,仿佛一切都发生在眼前。

现在,党史学习教育在俺们村开展得轰轰烈烈,深入村民群众,团结带领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在老党员们的带动下,俺们村不断发展年轻党员,为党组织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在俺们村史馆,通过一张张黑白照片、一件件老物件,让人想起以前的耕种生活场景,这些照片和老物件也成为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见证,成为凝聚人心、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现在俺们村经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环境优美、和谐宜居,被评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早已改变了过去灰头土脸的贫穷落后面貌,村民们都走上了富裕幸福和谐文明的小康之路。

◎徐报融媒记者 蒋新会

贾汪融媒记者 赵雨 孙晓麒

拍摄记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