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养优一粒茧 致富一方人

2021-06-12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磊
2021-06-12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方格簇一次投资多年受益,蚕茧的质量和总量获得双提升,蚕农喜获丰收。


——睢宁县桃园镇袁海村“第一书记”尹结的帮扶故事

◎文/图 徐报融媒记者 李宁 刘作霖

眼下正是春茧收获旺季,连日来,睢宁县桃园镇各个收购点陆续开秤收购鲜茧。满载蚕茧的车子络绎不绝,编织袋、塑料箱,一袋袋、一箱箱,装满了蚕农的希望。

在袁海村蚕舍,方格簇格外惹眼,一个个方格里面卧着白鼓鼓的蚕茧,个个色泽洁白、大小均匀,蚕农们正挨个“采摘”,准备运往收购点。

桃园镇袁海村农业生产以蚕桑养殖为主,但以前蚕农主要以传统折簇养殖,蚕茧质量低。

“以前都是用塑料折簇养蚕,今年用上了袁海村方格簇厂生产的纸质方格簇,纸质方格簇比塑料折簇的好处是一次投资多年受益,蚕茧的质量和总量获得双提升,每斤蚕茧售价达到30元。”蚕农袁仝说。

袁仝说的袁海村方格簇厂是在省委驻睢帮扶工作队队员、江苏省审计厅派出队员尹结的推动下建成的。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其中由镇农业公司投资150万元在村里拆除废旧校舍修建标准厂房,省委驻睢帮扶工作队投资44.9万元购买方格簇生产设备,村集体合作社从事方格簇生产。该项目生产的方格簇由镇农业公司统一购买,推广至镇蚕桑养殖村,提高蚕茧质量。

“一张蚕大概使用180片方格簇,一片方格簇156个孔,方格簇厂从今年2月份生产以来,已经生产了17万片,还将生产20万片方格簇用于全镇的秋季养蚕。”袁海村党总支书记胡刚介绍,“实施方格簇加工项目,既能改变传统养蚕模式,盘活传统产业,又能增加集体收入,并带动低收入农户就业,一举多得。”袁海村方格簇厂一年能增加村集体收入25万元,吸纳就业20多人,其中一半是村里的低收入户,工人每月的工资收入在2000元左右。

除了实施产业帮扶,尹结还针对袁海村调研出的情况,积极申请项目,改善袁海村基础设施条件。经过他的牵线搭桥,省审计厅与袁海村开展“城乡结对、文明共建”结对,新建文化小广场、百姓舞台,对村组道路等进行绿化,村容村貌有较大提高;为村部购置办公电脑、会议桌椅,改善办公以及党员活动条件;争取睢宁县财政“一事一议”资金并自筹部分资金,帮助袁海村各组铺设水泥路2300米,大大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

2020年,袁海村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今年有望在方格簇项目的推动下再上一个台阶。

“作为睢宁县桃园镇袁海村第一书记,我要和村‘两委’一起想点子、出实招,党员带着群众一起干,一起奔向致富路!”尹结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