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学史力行,在实干中为民造福

2021-06-11  来源:  编辑:张传宝
2021-06-11  
      彻底根治“厕所病”,将闲置农宅变成“养老驿站”,治理非法集资守护百姓“钱袋子”……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牢固树立为民办实事理念,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坚持以深学促实干,通过一系列立足实际、服务群众的务实举措,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让人们切实感受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和实效。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群众办实事,就是办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一个重要定位就是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党员干部闻令而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聚焦基层基础、乡村振兴、社会治理、企业发展、安全生产、民生保障等领域,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不搞花架子和面子工程,对晾晒的承诺“定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以实事映初心、以服务暖民心,在顺应群众期盼、增进民生福祉的实践中,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群众办实事,指向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需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中,各地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举办“共享发展金点子”活动等梳理排定,出台一批有利于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政策措施,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务实举措,实施一批直接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解决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纠纷矛盾,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为民造福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完成3000户适老化改造;力争每年提供10000个实训实习岗位;新(改扩)建完成投入使用中小学、幼儿园100所左右,为不少于700名事实孤儿建设“梦想小屋”,完善公共场所AED配置,推进“安电惠民”工程……以江苏徐州为例,一个个项目,一份份清单,写满实实在在的为民之心,让人们感受到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这些实事,无论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是要倾注心力去完成的事。没有实打实、硬碰硬的“解题”姿态,没有雷厉风行、见底收效的求实作风,是不可能抓好落实的。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从党史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弘扬担当精神,敢于动真碰硬。广大党员干部要振奋精神,苦干实干,将学史所悟写在为民办实事的点滴中,把为民办的桩桩件件实事写在群众笑脸上,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力量,不断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泉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