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老师化身实力主播

2021-06-10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崔东宁
2021-06-10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乐创”线上课堂。徐报融媒记者 秦媛 摄

◎徐报融媒记者 李小委 通讯员 刘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故宫探秘》……”近日,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汪洋老师化身实力主播,通过网络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此课程也是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教师们自主设计开发的“乐创”线上课程之一。

作为全国首批“AI+OMO课堂实验校”,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一直积极推进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采用调查问卷和课程审议的方式,从学校原有的30多门特色课程中,选出了15门课程尝试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有的以掌握新“技术”的学习序列为课程的组织方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内容;有的以动手实践作为课程的组织方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作为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求成为课程目标,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课程内容选择的前提。

在“乐创”线上课程中,老师化身实力主播,和同学们一起开启《故宫探秘》、玩转《酷乐队》、穿越《唐诗故事汇》、经历《编程大冒险》、乐享《跟我一起画动画》……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创新能力的舞台。在这个过程中,课程目标从单一走向融合,学习目标从一维的技术定位走向三维的情感定位,跨界的眼光让目标变得立体多元、富有活力。课程中的人越来越凸显,“乐创”也有了适宜生长的土壤。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持续地参与学习,在线上线下混合式跨界学习中,教师通常围绕激励性问题和挑战性问题来组织教学。提出开放性问题成为认识学习内容的一种重要手段,引导学生像领域专家一样思考问题。在《生命起源探秘》课程中,提出“地球上的初始生命是什么”,师生一起认识形态各异的生物,共赴一场跨越亿万年的探秘旅程。在《人工智能》课程中,提出“未来的人工智能是怎样的”,学生化身科技专家,一起了解人工智能的奥秘。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上传自己的学习作品或发起讨论。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跨越了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的限制。

记者了解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该校一直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主体性上,把着力点放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上。强调教师、学生及家长在内的所有学校成员在课程开发中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力求回归课程的本质、回归教育的本质。让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中心。学习场域从教室延展到网络,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学习变成了师生合作交往、学生互评交互、线上线下混合相融的过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随之自然而然地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