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盘活用好“碎片化时间”,360°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入行
“到咱们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就像是进了党史展馆。宽敞的楼梯上,有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表,还有党史资料宣传画,让人看了一目了然、入脑入心,上下楼都能学到党史知识,真是接地气!”徐州经开区福鑫社区老党员赵淑平指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楼梯说。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徐州各地引导党员群众用好“碎片化时间”认真学习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入行。
“党史楼梯” 让党史学习教育“步步入心”
一步一台阶,每个台阶对应党的历史大事件。在徐州经开区福鑫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时间为主轴,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至2021年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每一个台阶,都是一段历史,每一个台阶,都激励着党员从党史中汲取力量,从辉煌中寻找初心。随着楼梯一阶一阶上升,每一位经过楼道的党员、群众都可以直观地学习党史,了解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的百年历程。
近日,徐州经开区福鑫社区打造“党史楼梯”,创新学习方式,开展多样化的党史学习教育,开辟了党建文化宣传新阵地,将“党史馆”开到家门口,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党员群众日常生活,引导党员群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社区年轻党员张圆圆说:“我觉得社区这个‘台阶贴’办法非常好,我们在私企上班,公司也没有党支部,再加上平时工作比较忙,都没有大块时间学习党史,现在到了社区爬爬楼梯就相当于复习了一遍党史,身体和心灵都‘充了电’。”
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爱党爱国的热情,江苏省新沂市草桥镇成立“爱心妈妈志愿团”,在各村打造“党史10分钟小课堂”,带领留守儿童开展读红色书籍、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看红色电影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孩子们童心向党、快乐成长。
“爱心妈妈”的“党史10分钟小课堂”
6月7日下午,徐州新沂草桥镇万福家园社区“爱心妈妈志愿团”的“党史10分钟小课堂”又开课了。“爱心妈妈”宋增侠这次为留守儿童播放的红色电影是《小兵张嘎》。影片中张嘎的坚强勇敢深深感染了孩子们。他们告诉记者,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处处以张嘎为榜样,不怕困难,努力拼搏,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徐州堰头村“爱心妈妈”张文潇经常利用周末时间教留守儿童制作衍纸画。在教学过程中,张文潇耐心地为孩子们讲述红色故事,引导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围绕爱国爱党的主题进行艺术创作。在她的指导下,孩子们将满满的爱国爱党之情融入到一件件普通的美术手工素材中,制作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红色画卷“。
在徐州卢圩村的“党史10分钟小课堂”上,“爱心妈妈“张晓红给孩子们讲述了村里抗战老兵的故事。孩子们纷纷表示,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成长在和平年代,应该更加爱党爱国、好好学习,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史随身听”为老党员打造“移动课堂”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是矢志不渝践行初心使命的100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近日,徐州丰县王沟镇党员志愿者为该镇单楼村的老党员齐凤兰送来了一台随身听和党史书籍。拧开开关,随身听里自带的党史学习内容,便让老党员齐凤兰听得入了神。

“现在有了‘党史随身听’,聆听党的声音更方便了,以后没事的时候就打开,干家务时也能随时听到党的声音,感谢镇党委为我们送来了精神上的食粮。”老党员齐凤兰激动地说。作为一名79岁的老党员,党龄至今已有56年,这部小巧精致的“党史随身听”让齐凤兰更深入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徐州丰县王沟镇党委通过调查走访,发现一些老党员、老战士行动不便、文化水平较低、视力听力都不是太好,参加党员集中学习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这些情况,王沟镇精心定制了40余部“党史随身听”,组织“送学小分队”,开展党史送学上门活动,为老党员送去党的好声音。
这款“特制”的随身听,体积小、易携带,既能收听广播,又可以插入内存卡播放相关知识。徐州王沟镇专门定制了一批内存卡,里面下载了《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章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党的知识,以及《沙家浜》《团结就是力量》等红色戏曲歌曲,确保老党员足不出户,就能听到党的声音,与党心贴心,与党组织保持零距离。

近日,为了使党史学习教育落实到每一位党员身上,做到360°“全员覆盖”“一个不落”。最近,“送学小分队”又来到96岁的老战士王立胜的家中,为他送去“党史随身听”。王立胜老人1942年入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已经有71年的党龄。老人接过工作人员带来的“党史随身听”,就打开收听起里面的红色经典故事。王立胜老人告诉记者:“年龄大了,眼睛看不清了,又不会用智能手机,现在有了这款随身听,让我们这些老人随时随地、很容易就能学习到最新思想,特别贴心!”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