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党建红”引领“智慧蓝”!江苏邳州:“校企合作”为赋闲劳动力和企业架起桥梁

2021-05-26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李璐
2021-05-26  中国徐州网

徐报融媒记者:张德鹤 颜子舒

5月,是劳动的季节,劳动者的节日。徐报融媒记者走进位于江苏省邳州市土山镇街南村的土山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看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土山镇党委通过走访调查立足实际,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用“党建红”引领“智慧蓝”,切实为群众为企业解难题。

据了解,邳州市土山镇围绕全市“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发展战略,紧紧依托工程机械配套产业, 名气越打越响。但是,随之而来的技术人才短缺、项目用工短缺的问题显现出来。

土山镇锁定“瞄准工程机械核心供应链、打造一流配套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目标,2020年共签约项目16个,开工建设15个,有10个项目实现了投产开票。园区发展势头蒸蒸日上时,一个不可忽视难题摆在了企业面前,那就是缺技术工人,特别是焊工。土山镇街南村党支部书记沈庆军说,如何将企业用工的诉求和附近村民的工作需求相结合,决定着企业落户在土山、发展在土山的信心。

于是,土山镇街南村党支部把“促进村民就业、服务园区发展”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着力点。土山镇街南村党支部通过前期的走访、摸底和协商议事,了解到很多村民对于留乡培训和就业有强烈意愿,决定依托园区企业和智蓝职业培训学校,在服务园区打造服务村民培训和就业的平台,让村民不但实现家门口就业,还能获得不菲收入。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沈庆军说,针对村民意愿,村党支部和用工企业、智蓝职业培训学校进行协调沟通,学校表示愿意为本地村民进行培训,而企业表示用工需求依然很大,只要通过培训,即可迅速上岗。达成共识后,村里再通过广泛宣传,切实做到让每家每户都了解情况。特别是利用今年春节、清明、五一假期,很多返乡人员知道这个利好消息后,陆续辞掉外面的工作,回到家乡就业。

学校负责人李祥表示,因为土山产业园区焊工缺口比较大,而焊工这个技能又比较专业,如果不经过培训,是没办法上岗的。“学员在智蓝职业培训学校进行专业培训后,可以很快学到技能,达到上岗的条件。”

李阳是智蓝职业培训学校刚刚毕业的学员之一,原本一直在苏南做普工的他,因远离家乡,无法照顾老人和家庭,得知村里的好政策后,他决定回乡学习焊接技术,如今已经顺利就业。谈起现在的情况,他高兴之情溢于言表:“我是零基础,在这里学习了30天,现在毕业了,通过学校的推荐已经在园区找好了工作,一个月能赚八九千元。”

江苏彭澄工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机械配件钻桅的研发与制造,自去年12月份生产线投产以来,企业一直开足马力忙生产。今年公司还在新建厂房,用工需求达百人以上。“只要通过培训,来多少工人我们要多少。”该公司副总经理范光信信心满满地说。

以培训学校作为纽带,街南村党支部以“党建红”引领“智慧蓝”,架起了赋闲劳动力和企业间的桥梁,不仅补足了企业用工需求的短板,同时也提升了务工群众的劳动技能,让更多人实现了家门口的培训和就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主动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打造最优质的营商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沈庆军说。

编辑: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