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江苏丰县:街坊有了“党群微家”,“家门口”就业提升百姓幸福“质感”
徐州丰县中阳里街道位于县城主城区,辖区人口密集,宝妈、留守妇女、返乡创业人员较多,对再就业具有强烈诉求,希望社区能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困难,运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实现灵活就业,促进家庭增收。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徐州丰县中阳里街道东大社区党委充分利用“党群微家”这一服务居民的微阵地,通过整合队伍力量、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等方式,打造为民服务“零距离”、服务群众“无缝隙”的创业孵化基地,为辖区内更多创新创业者提供展示、分享和交流学习的平台。
提档升级,让就业阵地“用”起来
徐州东大社区党委利用社区集体经济资产建立丰县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群体、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优质化的配套服务,帮助扶持企业应对市场风险,手把手助力企业成长。打造银龙嘉园“党群微家”,不断强化“党员中心户”服务周边居民的作用,倾心尽力为就业困难人员组织技能培训和个人创业辅导。

党员志愿者每周固定时间在“党群微家”为留守妇女、宝妈等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免费手工编织技能培训,帮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协调相关企业为居民供应手工编织原材料,做成成品后统一回收,让辖区居民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收,极大缓解了就业难题。
激发活力,让组织血液“活”起来
徐州东大社区成立专门“就业服务志愿服务队”,志愿者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回访、开通社区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对辖区劳动力的人口数量、家庭困难情况、就业愿望、就业人员拥有技能、用人单位就业需求情况进行摸底,建立完善下岗失业人员登记卡、用人单位信息台账等档案资料,形成社区就业人员信息数据库。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创业服务点,为有意向的人提供详细解答,鼓励有志青年投身创业实践。采取“重点跟进+不定期走访”的方式,着力帮助初创企业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倾情用力,让幸福指数“强”起来

徐州东大社区对再就业青年、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岗位信息、就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自主创业等公共服务,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实施“一人一策”重点帮扶。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东大社区举办专题培训讲座13期,邀请专家赴现场指导创业30余次,创业带动就业190人,协助16家商户申领创业孵化基地租金补贴、水电补贴共计9万余元,辖区就业困难群体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幸福“质感”不断提升。
综合丰县融媒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