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生实事办成“民心工程”
◎徐报融媒记者 吴悠 通讯员 李平
4月初,“12345”政府服务热线增设的儿童救助保护专线正式开通,热线采取“统一平台、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级介入、限时办理、统一回复”的方式,24小时接受市民求助、咨询以及问题反映。
热线自开通以来,共接到关于儿童救助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咨询22条,提供儿童心理问题疏导、情绪抚慰、帮扶转介等服务5次,有效解决了儿童帮扶诉求存在的发现难、报告难、干预难、联动难、监督难等问题,更好地保障了儿童合法权益,营造了良好的儿童成长环境。
儿童救助保护热线只是市民政局党委瞄准民生所需,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缩影。日前,市民政局党委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宗旨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务实效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公布“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扎实推进26项民生实事落地落实。
聚焦“服务大局”。实施社会救助政策兜底保障,覆盖全市12.51万低保对象和3.04万特困供养人员;减免降低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100万元,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改造提升和新建38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公开出版发行《徐州市地图册》(新版)2000本和《徐州市区地名图》(新版)1000张;改扩建12个农村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建设10个省级儿童“关爱之家”示范项目;全市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建成率达90%以上。
聚焦“保障民生”。全市城镇和农村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30元、90元以上;发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6.98亿元;购买意外伤害和监护保险,覆盖全市主城区3158名困境儿童;开展适老化改造惠及28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改造提升12个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护理型床位7300张;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人数达15万人;发放“福彩·爱心”助学金80万元给全市部分高校困难大学新生;发放“福彩·爱满彭城”急难救助金50万元解决重大疾病家庭困难;发放50万元救助金解决市区范围内50年以上党龄老党员的生活困难。
聚焦“为民服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跨区域办理婚姻登记试点工作,即一方户籍在徐州市的当事人可以选择任意一家县区婚姻登记处办理结(离)婚登记和补领(办)婚姻登记业务;建立8家“福彩进社区·爱心园地”,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通徐州市“12345”儿童救助保护热线,进一步保障儿童合法权益;开展走访慰问和心理关爱活动,帮扶全市355名困境儿童;组织医疗团队进社区开展群众助残心理辅导200人次;研发“智慧公墓”系统,方便市民线上办理碑文、购墓及缴费等业务;投资50万元建造电动车停车处并配置充电桩,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出行祭扫;免费为主城区280家丧户提供灵骨接运礼仪服务;升级殡葬服务热线96444功能,更好满足广大群众需求。
“每一项民生实事都清单化推进,明确了承接支部、责任人和启动时间、完成时限。”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彬表示,市民政局党委将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引领全局党员聚焦群众关切,守正创新抓机遇,锐意进取开新局,切实把民生实事办成顺应民意、贴近民情、排解民忧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