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姓关切 全力解决问题
|
||
|
◎徐报融媒记者 王任飞 通讯员 谈建荣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卫健委党委把为民办实事、解难题这一主题贯穿到党史学习教育的全过程。为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工作,市卫健委党委结合卫生健康行业实际,立足本职岗位,聚焦百姓关注关心的重点医疗领域问题,通过提出标准、排查摸底、基层上报、汇总梳理等环节,集中梳理出了第一批六大类37项为民办实事项目。
这37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涉及面广、操作性强,既有市卫生健康系统层面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的项目,又有基层医疗机构直接面对、着力实施、推动促进的项目,涉及提升医疗服务能力、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发挥中医药特色、传染病综合防治、健康知识普及、公益民生健康服务等方面,力求贴近群众生活,全力为群众解决现实存在的具体问题。
在这批为民办实事项目中,有哪些重点和亮点?日前,记者采访了市卫健委及部分医疗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对部分项目予以解读。
■关注一 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共筑免疫屏障项目
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是当前卫生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卫生健康系统坚持高位推动,通过快速提升能力、狠抓工作重点、强化宣传督导等多项举措,确保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安全。全市设置和增设了245个接种门诊,建设12个“方舱”接种点,组建115支巡回接种队,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接种指南和技术规范组织实施疫苗接种工作。全市从二级以上医院抽调了1027名医疗救治人员,投入现场医疗保障服务,认真落实接种异常反应的应急处置,做好接种过程中的疫情防控管理。截至5月16日24时 ,我市已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49万余剂次。
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尹葆华表示,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共筑免疫屏障项目是市卫生健康系统层面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仍在持续推进中。“我们坚持实行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直接抓、每日调度和通报的工作机制,落实好人员组织和疫苗使用的‘月计划、周安排、日调度’制度;进一步提高疫苗接种工作的组织化程度,加强疫苗的精准安排、提前布置、及时下达;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接种能力建设,在主城区扩增‘方舱’接种点和临时接种门诊,有效提升接种能力,确保后续疫苗接种工作安全高效、有力有序实施,力争提前实现常住人口接种目标任务,真正构筑起免疫屏障。”尹葆华如是说。
■关注二 快乐老年 健康相伴——夕阳康养全周期适老服务项目
该项目从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出发,分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安康关爱行动”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办理以及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普及培训三个子项目。
老年免费健康体检项目,主要是通过体检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为老年人的慢病管理提供支持,降低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发病风险。截至目前,全市已体检9.13万人。今年拟为全市70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
“安康关爱行动”是指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办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在老年人发生各种意外伤害后给予一定费用补偿,从而减轻伤者的家庭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截至目前,全市已为38.56万名老年人办理了老年意外伤害保险,今年,“安康关爱行动”覆盖率拟达到80%。
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普及培训项目主要是为了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计划今年达到市级培训志愿者骨干60名、各县(市)区拥有本地志愿者60名,主城区完成4万人次、全市完成总计10万人次的培训目标。截至目前,主城区已累计培训1400人次。
■关注三 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为民办实事项目
该项目为我市基层公共卫生体系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旨在切实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等健康需求。
该项目的工作重点是在建制镇卫生院完成省示范创建的基础上,对尚未达到省示范建设标准的非建制镇卫生院、行政村卫生室的基础建设实施提档升级,推动各地加大投入、改善服务条件,整体提升乡村卫生机构综合服务和管理水平,推动全市基层机构均衡发展。
截至目前,乡镇层面,全市97个镇已建立146个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含非建制),其中97个建制镇卫生院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建制镇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100%;依托中心卫生院规划建设了29个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全部达到二级服务能力标准,26家通过二级综合医院验收。村级层面,全市2026个行政村共建设了2837个卫生室,覆盖率达141.8%;全市累计建成1851个达省定建设标准的卫生室,占建制村总数的92.5%。
■关注四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防所“光明行动”项目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沈鹏介绍,为充分发挥特色学科的突出优势,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点打造了以眼防所党总支及所属党支部为项目示范点的“光明行动”,从“人性化候诊”“流动验光下社区”“眼科医师来帮扶”“近视防控进校园”等为民办实事系列行动入手,分段实施,有序推进。
针对眼科就诊患者常年拥挤的状况,医院在眼科门诊一线服务窗口开展打造“人性化候诊新模式”创新服务活动,全面提升门诊候诊效率,提升患者就医感受。
每两周一次开展“流动验光下社区”公益服务活动,在铜山区、泉山区选定场点,开展视力筛查、视力保健咨询。开展“流动眼科下社区”活动,分步骤分阶段派出眼科医疗队深入基层社区为老年人开展眼病筛查及防治宣传。开展“眼科医师来帮扶”活动,组织眼科医师到两个偏远社区坐诊帮扶,集中解决当地机构眼科诊疗力量薄弱、眼病患者看病出行不方便问题。
在铜山区教育、卫生等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组织两个筛查组,对铜山区的幼儿园、中小学开展进校园现场视力筛查活动,建立视力数据统计档案。计划以铜山区为中心,力争筛查16万到20万名幼儿及在校中小学生。同时,面向我市各中小学校校医,组织开展近视防控诊断相关培训,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进一步做大做实。
■关注五 徐州市肿瘤医院“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徐州市肿瘤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庆介绍,为全力打造科学高效的肿瘤防治新模式,该院今年将持续推进“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深入实施。
为了给项目提供科学、全面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医院成立了“肿瘤筛查中心”“健康防癌体检中心”,负责开展大规模人群免费筛查和社区机会性筛查,同时成立“肿瘤随访中心”和“肿瘤MDT多学科专家会诊中心”,负责对筛查发现的阳性病人进行随访,并提供免费专家咨询。
为进一步做好肿瘤筛查工作,该院联合市疾控中心自主研发了“徐州市肿瘤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肿瘤患者信息的登记上报、高危人群的评估监测、健康追踪、医患互动、科普宣传等功能,提高了对肿瘤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监测和随访管理水平。
杨庆表示,今年,医院将进一步促进癌症防治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通过新增更多的“徐州市癌症早诊早治筛查基地”建设单位,切实扩大癌症早诊早治覆盖范围,让徐州地区更多居民受益。
■关注六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项目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将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作为为民办实事重点工作予以推进,致力于降低徐州市的出生缺陷发生率。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王海舰介绍,该院现已投入资金20余万元,组织开发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并完善信息系统软硬件设施,在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使用。该系统包括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免费券、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等十余个模块,可为群众提供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的宣教服务。
在做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的同时,市妇幼保健院还针对遗传代谢病患儿及其家庭开展救助活动。综合全市遗传代谢病救治特点,医院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了《关于扩增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救助项目申请》,并制定0-6周岁一整套甲状腺功能和生长发育免费评估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共受理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救助材料91份,发放回执单65份,救助患儿65人次,救助款61余万元,切实减轻遗传代谢病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让患儿得到及时治疗。
■关注七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针对结核病、艾滋病救治减免项目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王红艳介绍,医院党委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提出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办好三件实事:一是针对结核病治疗过程中疑似耐药的病人,提供一次痰液结核菌免费检查机会,对痰结核菌培养、胸部摄片及肝肾功能等检查项目实行部分减免政策。二是针对我市辖区内新发现的对抗结核药物利福平耐药的结核病人,按照省疾控中心治疗指导原则,由专业医师为其进行“点对点”的全程医疗服务,确定治疗方案,免费提供部分药品及专科检查,开展追踪随访。三是作为我市艾滋病患者定点收治医疗机构,徐州市传染病医院对辖区内每一位艾滋病人建立治疗档案,长期随访,每年为艾滋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品、病毒载量检测等,全面落实各项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救助措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及危害。
■关注八 徐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改善献血服务项目
徐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党总支委员、副主任李慧介绍,徐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党总支在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中,深化落实市卫健委“改善医疗服务十项举措”和“为民服务解难题十项举措”,针对献血者推出三项具体的贴心服务举措。
一是优化提升献血服务体验。向首次献血者发放有特色的手环或有意义的胸贴,邀请固定献血者“现身说法”讲述献血感受,以此来加强献血仪式感;同时通过进一步改进细节服务,给献血者营造舒适的献血环境。
二是完善自助献血服务平台。全面建设“互联网+无偿献血”服务模式,面向广大献血者推出网上献血预约和网上满意度评价服务;根据不同血型建立微信群,定期分享献血知识,解答献血者疑问;保留线下电话咨询方式,让献血者选取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预约献血,提升献血体验满意度。
三是建立献血者定期座谈回访机制。通过召开献血者代表座谈会,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积极推广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改善献血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