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漫评:用“红船精神”浇灌“为民办实事”之花

2021-05-13  来源:  编辑:张传宝
2021-05-13  

嘉兴南湖的湖心岛岸边,静静停泊着一艘长约16米、宽约3米的游船。就是这支外观普通的游船,在一百年前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播下了中国革命的星火,并因之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2005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首次提出“红船精神”,并高度概括出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的精神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立党为公、忠诚为民”是“红船精神”的重要内核。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就要注重从“红船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出群众满意的鲜艳之花。

以创新精神知民情。只有真知群众所想所盼,才能把实事办好、实事办实。知民情不仅要用真心,还得有办法。比如,采取什么方式调研民情的问题,不能仅靠听汇报、看台账去了解问题,要“察言观色”“洞察秋毫”地了解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又比如,通过什么办法深知民情的问题,不能凭空想象、胡乱揣测地看待面上反映,要“刨根问底”“举一反三”要深挖问题背后的原因。只有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方可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标本兼治、精准破题。

以奋斗精神解民忧。担当促进奋斗,奋斗淬炼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为民办实事也是如此,民忧之事常有,难易程度各异,要想有效解决群众的“愁难急盼”问题,就得扛起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担当之责,塑造敢于亮剑、善于解难的胆气劲,练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头,不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不做走形不走心的假把式,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一件事情地做,一个难题接一个难题地破,解决不了问题不撒手,看不到成效不收兵。

以奉献精神办民事。奉献是党员干部应有的胸怀和品德,也是办好办成群众实事的一条途径。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在部队时保家卫国,到地方后造福为民……。传承奉献精神,就是要亮出甘于奉献的鲜明底色,树牢“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怀揣“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干事态度,既要“敢为”,还要“甘为”,以钉钉子精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让奉献精神在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中闪耀光芒、开花结果。(文  秦继成  图 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