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淮海战役的这面红色旗帜,深情致敬“人民的母亲”
在江苏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内陈列着一面旗帜,鲜红的旗面上绣着“人民的母亲”五个金字,落款为日照评功委员会敬赠。这面奖旗属于一位普通母亲范大娘,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她将三个儿子送进革命队伍,又以巾帼之勇投身后方,将满腔热血洒在红色土地上。
抗日战争爆发后,范大娘的长子范崇仕瞒着母亲参加了革命,思儿心切的她一边讨饭一边打听孩子下落,辗转数百里路后,得知儿子正为穷人过上好日子秘密斗争,她倍受鼓舞。1939年,她将二儿子范崇相送去参加八路军,自己则利用讨饭机会,来往于敌占区和游击区,给八路军传送情报。此后不久,范崇相在日照小羊圈战斗中壮烈牺牲,范大娘强忍丧子之痛,仍全身心投入抗日斗争。
1946年,范大娘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任滨海区渔盐工会主席的范崇仕在王家滩一带发动群众开展反奸诉苦、减租减息运动时,遭特务暗杀。
接连失去两个儿子的范大娘将悲痛愤怒化作更坚定的信念,心中火焰愈发澎湃。在范崇仕的追悼大会上,她毅然将三儿子范崇仁也送到了部队。次年,日照山字河群英大会上,滨海支前司令部、政治部和日照县评功委员会授予范大娘“人民的母亲”光荣称号。
1948年冬,淮海战役全面打响。前线,60万战士奋勇作战,以血肉之躯筑起铜墙铁壁。后方,543万支前民工从四面八方赶往战场,响亮的号子和着车轮碾过时的吱呀作响声,汇成了一往无前的磅礴力量。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胜利!”广大解放区妇女在党的组织下,挑起支前和生产的两副重担,擎起后方“半片天”。范大娘和其他妇女一道,夜以继日地缝衣做鞋、碾米磨面,将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方。范崇仁在前线负伤致残的消息传了回来,再受重创的范大娘没有退缩,继续为战场上浴血冲锋的“孩子们”加工军粮、赶做军鞋,直至胜利到来。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战争因为人民才会胜利,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像范大娘一样的普通百姓舍小家、为大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于硝烟弥漫中凝聚成势不可挡的人民力量!
红色旗帜上,范大娘没有自己的名字,却如金字镌写的那样,她是所有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娘,所有中国人民的母亲!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母亲,怀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在危难时刻“以身许国,精忠报国”。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人民的母亲,她们的英雄气概代代传承。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