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向上 坚忍不拔
◎徐报融媒记者 沈扬
日前,2021江苏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宁举行,睢宁县人民医院医技党支部副书记杜颖被授予江苏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从事医务工作数十年,杜颖始终严于律己,以强有力的政治责任感为动力,时刻牢记集体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赢得了同事与患者的一致好评。
心中常念患者苦,耳畔如闻呼救声。急诊科的工作具有急、重、繁、乱、杂等特点,是很多医务工作者眼中责任重、风险大的一个科室,但从事护理工作已26年的杜颖,在急诊科岗位一干就是整整10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在急诊科工作的那十年,杜颖每天24小时都绷紧神经,睡觉也要把手机放在枕头下。一有重大抢救任务,无论何时何地,杜颖总是随叫随到,风雨无阻。各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杜颖也身先士卒,跑在最前。无数个夜晚,杜颖守护在患者身旁,彻夜不眠,一次又一次把患者从死神的手中夺回来;无数个休息日,杜颖放弃与家人的团聚,坚守岗位,用无私奉献的爱心,让垂危的生命扬起风帆。
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用于形容杜颖的品格最恰当。
在患者眼中,她是亲切熟悉的护士大姐;在同事眼中,她是勇挑重担的共产党员。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她还是一名癌症患者。2003年,杜颖查出患有卵巢癌,经历了3次大手术、9次化疗,她本可以调到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岗位,她却主动竞争上岗,凭借着坚强的毅力,承受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担起急诊科护士长的重任。因为患过癌症的杜颖深知患者的疾苦,她要把患者放在第一位。
有一次,杜颖下班回到家门口,女儿在家等着她吃饭,但杜颖接到电话,有一个双目失明的脑瘤患儿急需输液,但患儿闹着想让那个整天乐呵呵的护士阿姨为她输液,杜颖二话没说,骑着自行车返回医院为患儿输液。还有一次,急诊科接收了一名受伤的酗酒患者,对方情绪失控,双手乱舞把正在护理的杜颖打成“左眼钝挫伤,角膜上皮脱落”,即便如此,杜颖仍耐心劝解患者并协助其他护士继续进行治疗,康复后的患者愧疚万分。
2014年,睢宁县人民医院迎来“二甲”复审关键阶段。这期间,本就非常忙碌的杜颖变得更忙了,由于过度劳累,杜颖疾病复发,出现视野缺失,双下肢疼痛。一次夜间护理值班时,杜颖的双脚已经疼得不听使唤,她每走一步都像登山一般艰难,但她走走停停,硬是用4个多小时把整个病区走着看了一遍。次日,杜颖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卵巢癌复发、脑转移、第五腰椎转移、淋巴结转移。在领导和同事的一再劝说下,杜颖只得暂别岗位,接受抗癌治疗。
当年10月,杜颖结束化疗,被安排在血站上班,任献血车小组长。面对新工作、新环境、新要求,杜颖重新学习,努力争做一名优秀的血站工作人员。她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完成各项工作;她与同事和睦相处,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对待病人及家属;她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和正能量,业余时间走乡入户提供志愿服务,进行急救培训、养老知识培训,展现着一名红十字协会志愿者的担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为医技党支部副书记的杜颖带领支部党员带头写请战书,积极投身并带领支部全员奋战在抗疫一线,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为人不计得失,工作积极奉献,这就是杜颖。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