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案只需『一张纸』 评估实现『五个极』
◎徐报融媒记者 郑玉倩 通讯员 颜笑
为助力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样板城市,徐州市水务局紧紧围绕国家、省水土保持工作部署,以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为抓手,紧盯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力推行 “开发区水土保持方案区域评估”, 进一步简化编报程序、压缩审批时限,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推动全市开发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简化审批 让项目落地跑出“加速度”
4月27日上午,睢宁县行政审批中心水务局窗口工作人员赵培,正在指导睢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企业工作人员填写《区域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登记表》。15分钟后,表格填写完毕,赵培迅速将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并将表格存档,待后台工作人员审核后,审批工作便办理完结了。
“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改革既大大缩短了办理水土保持手续的时间,又节省了成本,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企业工作人员王晓慧说。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以下简称“水保方案”)审批是每个项目开工前,企业需要办理的一项重要行政审批事项。以往,单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需要逐一编报,每个项目从编报方案到完成审批稿,资料都要上百页。为进一步打造更加便利高效的营商环境,市水务局持之以恒推动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改革,于2019年底印发《徐州市域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编制大纲》。大纲实施后,开发区内的企业在进行水保备案时需要准备的材料由“一本书”变为了“一张纸”,即具体建设项目不需再单独编报水保报告,简化为仅填写水土保持登记表,对应尽的水土保持工作义务与职责作出承诺报备。审批时间也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让项目的落地跑出了“加速度”。
严格督查 水保评估实现“五个极”
获得审批的企业,只需及时完善相关手续、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建设过程中实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即可,而这项工作也推动了水务部门监管模式和职能的转变。
睢宁中等专业学校是该县水务局在辖区内开发区推行水保区域评估后第一个获批的建设项目。4月27日下午,记者跟随睢宁县水务局工作人员来到该项目工地,只见现场道路降尘、车辆喷淋、园林绿化、排水沟、节水沟等水保项目一应俱全。睢宁县水务局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会到工地上转一转,“前期审批流程的简化,也对我们后期的督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会严格对照水保相关规定,督促企业落实各项具体工作。”睢宁县水务局农水科科长郭春玲表示。
严格的督查不仅是对正在建设的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起到了监督作用,同时也增强了施工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意识,降低工程项目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可以说,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改革实现了“五个极”,即用时极短、手续极简、费用极省、督查极严、效果极优。
推广落实 力促市域开发区“全覆盖”
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目前,睢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空港经济开发区已完成水土保持方案区域评估报告,并通过了相关部门的批复,为企业落地、投产、达效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正因如此,徐州市水务局在全省率先出台的《徐州市域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编制大纲》荣获了“2020年徐州市营商环境工作优秀案例”。
市水务局农水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他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编制工作将于年底完成,届时将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服务水平和建设成效,加快推进徐州市域水土保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