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无奋斗,不青春

2021-05-02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崔东宁
2021-05-02  中国徐州网

1919年5月4日,永载中华史册的这一天,北大学生在红楼后的广场集合,一路呼号,一路呐喊——喑哑的中国终于发出了青年的怒吼。正是这一天,由马克思主义启蒙引领的一代青年,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成就了惊天动地的伟业。

那一年,青年们爱戴的马克思主义先驱者李大钊30岁,后来成为中国人民伟大领袖的毛泽东26岁,一群围绕其中的学子不过十七八岁。他们从红楼出发,走向共和,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继,不懈奋斗,以中坚力量力撑祖国脊梁,助力迎来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无奋斗,不青春!

青春的奋斗,要以正确的引领为导向。为什么奋斗?为了我们的初心和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祖国百废待兴、急需人才建设新中国的时候,青年钱学森突破国外重重阻碍回到中国。而这样的青年科学家还有程开甲、邓稼先、黄纬禄……在大漠挥洒奋斗的青春,成就“两弹一星”功勋,奠定了中国强国之路。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春时期正处在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向先辈看齐,听党话,跟党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时代的担当,谋求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青春的奋斗才能体现出价值和意义。

青春的奋斗,当从身边眼下为抓手。如何奋斗?不是轰轰烈烈才叫奋斗,不是可歌可泣才叫奋斗。青春的奋斗就是认认真真学理论,踏踏实实做学问,不虚谈理想,不好高骛远,从身边眼下做起,积蓄能量,苦练本领,时刻为祖国的需要做好准备。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作为时代青年,要坚持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高度统一,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体现爱国情、强国志,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小”中见“大”,不负韶华,不负青春。

青春的奋斗,贵在持之以恒。要始终牢记为什么奋斗。谁的青春不热血?当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当内心为五彩的世界诱惑,当面对多种选择的考量,不免信念全无,定力尽失,忘记了最初的梦想,忘记了来时的路。因此,青年朋友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无奋斗,不青春!奋斗,已融入民族的血液,定格了青春最美的表情。早在百年前,李大钊就殷殷号召“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无数青年为了先辈们和自己心中的“青春中国”,前仆后继,用信仰的红、奋斗的血织就了青春的旗帜!生逢盛世,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将责无旁贷,勇担时代使命,续写先辈的青春奋斗故事,为中国红贡献青春力量!(刘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