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彩:短暂一生,永放光彩

2021-04-22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崔东宁
2021-04-22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吴云

40年前那个春寒料峭的凌晨,身患胃病、肾病的徐州民警杨光彩,为了抓捕一名盗窃犯罪嫌疑人,被丧心病狂的歹徒打昏,倒在了他钟爱的公安工作岗位上。年仅37岁的他走得那么匆忙,绽放出的光彩却永远照耀着古彭大地。

1944年,杨光彩出生在江苏省铜山县一个贫农家庭,儿时饱尝了黑暗和辛酸。1948年家乡解放后,杨光彩终于过上了崭新的生活,上学期间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1963年8月,这位19岁的青年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红心,参军来到部队,因为表现良好,于1968年光荣入党。

1969年转业后,杨光彩分别在南京挹江门、五台山派出所工作,1976年8月调到徐州奎西派出所任户籍民警。户籍民警的工作看起来轻松平常,实则琐碎。他除了管理好辖区内村民的户口外,还担任着村里的调解员、和事佬,村民们都很信任和尊重他。

由于繁重的公安工作加上当时生活条件有限,杨光彩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胃病、肾病。1981年2月20日中午,在派出所连续加班一周的杨光彩拖着病痛的身体回到家中。妻子王奎华特意包了一顿白菜包子,心疼地看着他吃了几个。吃完饭后,杨光彩安慰了一番嘱咐自己休息的妻子,就又回到派出所,投入繁忙的工作中。谁也想不到,这竟是夫妻俩最后的道别。

1981年2月22日深夜,寒风呼啸,杨光彩强忍着胃部和腰部的疼痛,警惕地看守着盗窃嫌疑人孙某。

次日凌晨4时,孙某瞅个空子悄悄溜出房门准备逃跑。他前脚刚迈出门,杨光彩后脚就追了上来:“站住!往哪跑!”此时,穷凶极恶的孙某哪里听得下警告,拼命逃窜。杨光彩在后面紧追不舍,终于在200米开外的奎山采石场内,追上了孙某。此时的杨光彩看上去身体极为虚弱,但他以惊人的速度和力量一把抓住了孙某的衣领,大声喝令他老老实实回去。穷途末路的孙某猛地向杨光彩扑来,用拳头击打杨光彩的头部和面部,两人厮打一起,摔倒在冰冷刺骨的泥浆中。就在搏斗的过程中,胃痛让杨光彩的身体突然痉孪起来,缩成了一团,孙某趁势将杨光彩打昏在泥浆中。

由于夜深地僻,直到第二天,杨光彩的遗体才被采石场的工人发现。在凄冷的寒风中,杨光彩趴在冰冻的泥浆中,仍然保持着生前搏斗的姿势。当年5月16日,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向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公安部二级英雄模范杨光彩学习的通知》。

公安英雄杨光彩从事公安工作19年。19年间,他怀着一颗热爱党、热爱人民的赤胆忠心,踏踏实实工作,兢兢业业做事。他用短暂而伟大的人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临危不惧、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