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中:峥嵘岁月威名扬
◎徐报融媒记者 吴云 通讯员 王栋梅
“你们就像一把钢刀,插入敌人胸膛,保证了津浦线上通往延安的交通线。”抗日战争时期,张光中组建的鲁南铁道游击队曾经受到115师政委罗荣桓如此赞扬。
张光中,1901年出生于沛县宋庄村。从徐州第七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在家乡创办望湖小学,宣传进步思想。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张光中受党派遣到微山湖东夏镇秘密建党。徐海蚌特委遭到破坏后,他到枣庄以卖油为掩护,继续开展地下工作。1935年2月,张光中与郭子化联手建立中共苏鲁边区临时特别委员会(后改为苏鲁豫边区特委),他任特委委员。1935年5月秘密回到沛县,恢复了中共沛县县委,张光中担任县委书记。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光中在沛县原有武装的基础上迅速组建了100多人的抗日武装,并多次变卖田产支持部队。1938年春,苏鲁豫边区特委通过与国民党徐州专员兼第五战区游击司令部总指挥李明扬的统战关系,为这支武装取得了“第五战区人民抗日义勇队”的番号,张光中任队长。
1938年春夏之间,为配合台儿庄战役,张光中率领这支队伍跨湖东渡,三次袭击津浦路沿线的日军。李明扬对此大加赞赏,人民群众也深受鼓舞。
1938年5月19日,徐州失守后,特委将沛县、滕县、峄县的地方武装调集至鲁南山区成立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张光中为总队长。部队依靠滕峄山区,南袭临枣铁路,西破津浦铁路,阻挡敌人立足徐州。同年8月,张光中根据特委指示率领这支武装转移到鲁南抱犊崮山区,与万春圃领导的抗日民团会合,开辟鲁南抗日根据地。
1939年9月,八路军115师进入鲁南抱犊崮山区后,张光中率部脱离张里元部,改编为八路军115师苏鲁支队,任支队长。
1940年12月,张光中调任鲁南军区司令员。此时鲁南根据地被蚕食分割得仅剩下“南北十余里,东西一线连”的狭长地带。在艰苦的岁月里,张光中和鲁南军区其他同志,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率领根据地军民积极开展反扫荡、反蚕食斗争。为破坏日军的运输线,他组建了鲁南铁道游击队,在津浦铁路上滕县至徐州段扒货车、炸桥梁,打得鬼子魂飞胆丧。
1948年秋,鲁南、鲁中两战略区合并,张光中调任鲁中南军区副司令员。1948年12月徐州解放至1954年初,张光中先后任徐州警备区司令员、徐州市市长、市委副书记等职。1954年春,张光中调到省里工作,先后任江苏省政法委主任、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兼党组书记等职。1984年6月逝世,终年83岁。
(资料来自徐州市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