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赋能 激发活力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范海杰)为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以“赋能”的理念和举措优化完善我市新时期人才工作,以创新驱动引领保障现代化建设,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构建“赋能型”人才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构建“赋能型”人才服务体系,营造精准支持、主动服务的良好人才工作生态。
实施意见聚焦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才集聚高地和科技创新名城,以领军人才为主要对象,从政策、载体、市场、金融、科技、管理、评价、活动等方面,为人才创业和人才工作赋予新能量,最大限度激发政府、企业、高校、机构、人才的潜能,推动我市人才招引集聚能力、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产才融合发展能力全面提升,以人才优势构筑创新优势、引领科技优势、塑造产业优势、厚植发展优势。
实施意见坚持党管人才、借力借势、产才融合、改革创新等4个原则,健全完善政策、载体、市场、金融、管理、科教、评价、活动等8项赋能机制,打通覆盖人才引进、成长、发展的全要素、全周期服务链条,打造体系化人才竞争优势。
实施意见提出,要健全完善区域领先的政策赋能机制,对标高端提升政策的差异竞争力,强化政策的顶层设计和即时兑现,有效提升政策的针对性。健全完善竞争有力的载体赋能机制,做强平台载体,强化运用效能,借力外部平台。健全完善健康有序的市场赋能机制,推动融入产业循环,帮助拓展市场渠道,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合理减轻税费负担。健全完善有效配置的金融赋能机制,成立人才创业基金,引进基金投资机构,拓展人才金融产品,培育优质人才企业上市。健全完善科学高效的管理赋能机制,强化一对一帮扶,强化企业家培养,强化全要素服务。健全完善面向产业的科教赋能机制,打通人才企业快速成长通道,引导市属高校优化教育供给,推动校地校企深化产教融合。健全完善精准到位的评价赋能机制,精准画像“人才能级”,建立“智慧共享、便捷高效”的大数据平台。健全完善丰富实用的活动赋能机制,坚持“走出去”招才,坚持“请进来”留才。
实施意见还从健全完善党管人才、精准研判、集成服务、督导推动等4个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更好地为人才工作相关单位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