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网络造谣 当以重罚

2021-03-24  来源:  编辑:张传宝
2021-03-24  


3月20日,有微博博主发布消息称"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近日逝世"。这条博热度的假文让诸多网友感到震惊和疑惑,混淆了公众视听。随后该消息被证实系谣言。目前,该微博账号此前发布的"杨振宁已经离世"内容已被删除,传播该假消息的博主通过微博道歉,称将认真反省、检讨,并自罚停博至少三个月!

一个100万粉丝的微博号,言之凿凿的造谣杨振宁先生去世,造成大量传播,结果只需要自己停博三个月?更可怕的是,粉丝们居然认为是无心之失?网络绝非法外之地,既然是谣言,那么,就应该依照法律规定,予以相应的处罚,岂能自罚了事?

看现状:通过查阅和检索,发现通过“蓄意传播名人去世假消息”的现象近年来层出不穷,而女艺人们更是虚假花边新闻的高频常客……而这次造谣搏流量者更是把“物理学家杨振宁去世”推上了造谣的头条。一直以来,有些“键盘侠”信口开河、随意编排、恶意炒作、给当事人的名誉造成巨大伤害。更有甚者,导致受害人精神崩溃死亡的悲剧发生,网络造谣、网络暴力一次次的侵害人民权益,刷新社会底线,透支网络信誉。

究原因:为何造谣乱象层出不穷?一是愚弄大众,寻求社会存在感。有些追求恶趣味的无聊网民,编造一些很容易被认同的消息,被网友们广泛传播,以此获得存在感。二是吸引关注,搞广告营销。三是自我炒作,想当网红。这类造谣者使用个人微博、以个人名义发布一些令人惊奇的消息,让大家知道他。四是诽谤,恶性竞争。五是散布负能量,制造敌对情绪。

防未来: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在当前偏向流量为利的媒体盈利模式下,不免会有更多不法者为了流量一味地博人眼球,生产虚假信息。平台和从业者更应该思考一种更为长久的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在前期,平台加强媒体从业者的入驻审核、内容创作方向引导。在中期,平台应注重对发布内容的把关,加大投放推广正能量作品。在后期,让平台的利润分发从“流量为王”,转变为“优质为主”。互联网络平台应当是一片净土,是网民自由发言的理想空间,但发言并不能肆意妄为,也应当有度,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不应把不良情绪融入其中。我们不做键盘侠,不做网络暴力的发动者和传播者。

王阳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抵制网络暴力最重要的其实是克制自己内心的不良情绪。网络环境是大家的,但总有人不守规则肆意破坏,让破坏者尝下苦果恶果才能让他们知道“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王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