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面对面”到“肩并肩” 服务前台“小变化”带来服务理念“大改革”
在今年全国两会闭幕后的总理答记者问环节上,有记者提问今年政府将出台哪些改革措施来助企纾困,让他们焕发新的生机。李克强总理表示,政府还要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为企业重质量、守诚信、精工细作去提高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来营造环境。对于政务服务中那些涉及企业、人民群众经常要办的事项,要努力做到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让市场主体有更强的活力,社会有创造力。
近日,在江苏省徐州市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一幕少见的场景:一排办事窗口前,柜台内侧办公桌都空着,电脑及纸质资料放在柜台上,工作人员座椅放在柜台外侧,几名工作人员与办事人员并肩而坐。
从“面对面”到“肩并肩”
徐州奇鸥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浩,正在咨询股权转让手续办理事宜。他告诉记者,企业落户开发区两年多,他多次到该政务服务中心办事。今天,他是春节后首次进政务服务中心,“看到工作人员坐在柜台外面很奇怪,但我一坐下来就感觉非常好,交流很方便”。
▲工作人员与办事人员“肩并肩”
“导办8号”工作人员李倩说,从2月份开始这种新格局后,每天都有办事人员问“你们为什么坐在外边”。她感到,过去与办事人员隔着80厘米宽的柜台交流,现在坐在同一边,看电脑、交流情况,关系更近了。
▲导办区效果图
徐州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局长韦敏介绍,“导办”是新设岗位,12名工作人员都是从各个窗口抽的业务骨干,记者看到的“导办窗口”是过渡性的,在今年大厅完成升级改造后将不复存在。届时,大厅内将有一个导办服务区,放置十几个导办台,导办人员与办事人员可以围桌而坐,在类似于咖啡厅的轻松愉悦氛围中,交流事项申办问题,检查材料是否齐全,进行自助服务操作引导。
新模式带来新变化
消除柜台的阻隔,让服务双方从“面对面”到“肩并肩”,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启动“e窗行”审批新模式带来的变化之一。
此前,划转到该局的100多个审批服务事项,分别在市场准入、投资建设、社会事业3个片区实行分类综合受理。“e窗行”模式取消按条线划分的分类综合窗口,设置涵盖所有业务的“大综合”受理窗口。
▲工作人员与办事人员“肩并肩”
这么多事项,如何真正做到“大综合”?韦敏介绍,该局对事项进行标准化梳理,统一申报要件名称,标注事项审批全流程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审核要点,形成标准化办事指南。
目前,该局已经梳理120项事项,形成1531个标准化指南,其中包含3万多个审核要点。这些指南全部在导办人员的电脑或PAD里,保障导办人员服务质量。因为强化咨询导办服务,中心任何一个综合窗口可受理所有事项。与此同时,受理与审批分离,审批完成后由出件窗口统一发放结果材料。
去年,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办件量为5.3万。改革后,办事流程精简为“导办、综合受理、审查、综合发证”4个环节,再加上“e窗行”平台沉淀办事数据,促进材料复用、信息共享,审批服务将进一步提速。
政务服务大厅作为政府服务群众和企业的重要窗口,是群众体验政务服务效率的前沿阵地,是企业感知改革措施落地的末端神经。消除柜台的阻隔,让服务双方从“面对面”到“肩并肩”是政府服务改革的又一次创新,顺应了政务服务的方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凸显了优化服务的“温度”,也最终会带动市场主体更强的活力。
编辑:孟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