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闫丽娟: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徐报融媒记者 沈扬 范海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谈到集团发展取得的辉煌成绩时,全国人大代表、徐工集团国家级技术中心副主任、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质量部部长、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闫丽娟,用的最多的两个词是“创新”与“国际化”。
从作为全国集团化改革样板组建以来,徐工集团始终屹立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1位,连续两年入围“世界品牌500强”的徐工品牌,已成为江苏省乃至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闫丽娟说,企业做大做强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多年来,徐工按照“开发一代、储备一代、销售一代”的思路和原则,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布局在德国、巴西、美国、印度的海外研发中心,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构建起了全球化协同创新体系,也打开了全球装备制造行业的广阔市场。徐工实施的国际化战略,已把产品出口到187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一带一路”沿线的大部分国家,年出口总额和海外收入持续居中国行业第一。
“‘十三五’期间,徐工创新思路引智引才,及时聚焦关键领域和‘卡脖子’问题基础研究,在进行创新载体培育的同时,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摸清产业链条‘卡扣’,不断实现全链技术提升,突破了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闫丽娟说,通过不断努力,一些高端装备短板不仅得到有效弥补,徐工还在部分领域率先结出硕果,把攻克的关键技术转化为徐工发展的核心技术,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今年全国两会,闫丽娟非常关注新能源发展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她说,愈发严重的环境问题与日益短缺的能源问题制约着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转变高污染高能耗局面、通过推动新能源应用来促进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如何在关键技术、质量控制、工艺性能等领域推广新能源应用,是装备制造行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着重思考的问题。闫丽娟表示,未来,徐工将在相关领域深入调查研究、加大创新力度,不忘产业报国初心,力争2025年前主要指标进入世界工程机械前列,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编辑: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