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徐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 提案委员会关于六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政协徐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期间及闭会以来,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突出提案工作的全局性、普惠性、严肃性、科学性、可行性,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聚焦“三主”工作总要求,围绕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和全市“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运用提案建言献策。
截至2021年3月3日17时,共收到提案492件,其中大会提案469件,平时提案23件。提案委员会根据《政协徐州市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注重提案的可实现性,严格立案标准,对收到的提案认真进行审查。经审查,立案435件,立案率88.41%。不予立案57件,其中,转作社情民意信息25件,作为政协委员来信转送有关部门研究参考24件,撤案8件。
在立案提案中,委员个人或联名提案349件,占80.23%;集体提案86件,占19.77%。经济科技方面提案89件,占20.46%;环境资源方面提案36件,占8.28%;城乡建设方面提案79件,占18.16%;教文卫体方面提案119件,占27.36%;政法统战方面提案10件,占2.3%;民生保障等方面提案102件,占23.44%。大多数提案是在广泛调研和深入思考基础上形成的,提案质量进一步提升,选题准、切口小、建议实的提案明显增多。
围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委员们提出了推进数字经济、夜间经济、会展经济,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加快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四新”经济业态培育,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打造工程机械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争创国际消费中心试点城市,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传统行业优化升级,支持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加强区域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链条协同发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加强营商环境建设等建议。
围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造高能级中心城市,委员们提出了加快淮海国际陆港建设,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徐连一体化协同发展,高质量打造开放型经济平台,促进淮海经济区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紧抓园博会契机打造城市新品牌,建设淮海经济区科技创新中心,扶持本土企业创建淮海经济区品牌,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助推文明城市建设,激活工业遗存价值、擦亮中心城市特色品质,打造汉文化国际之都,推进全域旅游市场化转型等建议。
围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委员们提出了全面实施“三乡工程”,加快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助力乡村振兴,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加大涉农企业系统化扶持,支持农业企业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加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助力农产品销售,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运行管护,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民农业技术培训,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等建议。
围绕打造精管善治新样本、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委员们提出了加快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建设,推进“韧性社区”建设,建立物业评级收费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功能,发挥社区网格化管理优势缓解居家养老问题,加强疾控机构建设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明确疫情中高风险区域回徐人员居家隔离管控措施规范,建立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及追溯体系,制定和发布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建议。
围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共建共享幸福徐州“大家庭”,委员们提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完善防返贫机制,加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利用,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均衡教育资源、提升中小学办学质量,科学制定教育专项发展规划,推进“书香徐州”建设,加快现代化大型市级图书馆、科技馆建设,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加大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帮扶力度,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解决二类疫苗短缺问题等建议。
提案委员会将会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将立案提案交由相关承办单位办理。
本次会议以后收到的提案,将及时审查立案,作为平时提案送交相关承办单位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