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她走到哪里便在哪里播下火种”!苏同仁:火一样的革命女子

2021-03-08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李璐
2021-03-08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在大革命时期,徐州地区英雄辈出,而且出现了苏同仁这样的女中豪杰。她出身书香世家,多才多艺,参加过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为党的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有人赞誉苏同仁:“她简直是一团火,光明而无畏,走到哪里便在哪里播下火种。”值“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进这位曾经在徐州进行战斗的女性革命志士,带领大家一起领略这位“火一样女子”的革命热情。

出身书香世家,对革命充满向往

苏同仁于1905年出生于宿迁一个书香之家,当时的苏氏家族是乡里望族,其父苏墨林担任过宿迁县立艺徒学校校长。 “五四运动”波及全国,宿迁学生纷起响应。苏同仁不顾校方禁令,策动女子高等小学学生赶制标语、旗帜,参加集会和示威游行。受到“五四运动”影响,她对革命充满了向往,在卧室里悬挂着列宁的图像,表达对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崇敬。

12岁时,苏同仁考入宿迁县立女子高等小学,以文静知礼、敬业乐群、同情贫弱而深得师生好评。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运动”,波及全国,宿迁学生纷纷响应,从而激发了苏同仁的反帝爱国热情。在父亲苏墨林的支持和影响下,她不顾校方禁令,暗中联络校内外学生,策动同学赶制标语和旗子,参加集会和示威游行,成为运动的先锋。后被开除学籍。这是她第一次经历反帝爱国革命斗争的考验和锻炼。

16岁那年春天,苏同仁考入江苏省立徐州第三女子师范学校。该校校长钱韵荷以“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约束青年,规定学生一律留发髻、穿长裙,不准外出,实行书信检查,会客要隔着栅栏,旁边还派舍监监视。不少学生的思想深受其害,只想毕业后嫁个好丈夫,做贤妻良母。苏同仁对此十分反感,她一边鼓舞同学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报效国家和社会;一边组织同学排演反封建、宣传妇女解放的文明戏,先后演出了《棠棣之花》《婴儿之死》《珊瑚》等剧目,给牢狱般的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增添了生机和希望。

1921年春,苏同仁考入江苏省立徐州第三女子师范。该校校长钱韵荷以“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约束青年,以牢狱式的校规管束学生,规定学生一律留发髻、穿长裙,不准外出,实行书信检查,会客要隔栅栏,旁边还派舍监监视。不少学生深受其害,只想毕业后嫁个好丈夫,做贤妻良母。苏同仁对此十分反感,她一面启发鼓舞同学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以报效国家和社会,一面发起组织同学排演反封建、反强暴、宣传妇女解放的文明戏,先后演出了《棠棣之花》《婴儿之死》《珊瑚》等。戏剧上演时,苏同仁吹箫伴奏,催人泪下,同学们从中深受教育和鼓舞。

1923年,为了改变教育陈腐的状况,苏同仁挺身而出,发动学生向校方强烈要求“择师选聘”。在学生正义呼声的压力下,同年夏,中共地下党员吴亚鲁受聘到第三女子师范任教,教国文、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哲学和伦理学等课程。在吴亚鲁的教导和启发下,苏同仁广泛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思想上有了新的飞跃。不久,经吴亚鲁介绍,苏同仁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6月1日,徐州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户部山召开支部成立会议,苏同仁被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宣传部主任。同年12月,团徐州地委成立,苏同仁被选为团地委委员,负责学运工作。

徐州第三女子师范是公费学校,学生每人每月由公家发给6块钱伙食费。由于学校领导腐败,管理人员从中渔利,学生伙食搞得很差。苏同仁等人发动同学罢课,以示抗议。这是以苏同仁为首组织的向校方腐败开展斗争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1925年,学校学生曹子谦因病不治身亡,尸体放在调养室,校方无人过问。同学们非常气愤,苏同仁作为曹子谦的同乡,更是义愤填膺,在她的鼓动下,同学们拥入校长室说理,校长却百般推卸责任。为了大造声势,扩大影响,在党组织领导下,掀起了驱赶校长的斗争。在社会舆论压力下,曹子谦的后事得到公正处理,校长也被迫辞职,斗争取得胜利。后来,由苏同仁发起,先后建立了学生会和妇女协会。这些组织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都起到积极作用。

曾在徐州开展革命活动,被捕后康概就义

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后,苏同仁组织学生涌向街头演说,并开展募捐活动。苏同仁已临近毕业,学校组织她们赴苏沪杭参观游览,党组织借此机会派苏同仁向团中央汇报徐州各校的情况。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后,苏同仁到苏州看望在省立苏州第二女子师范毕业班读书的大姐苏同文。这时,五卅运动的浪潮已席卷全国,而紧临上海的省立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却冷冷清清。见此情景,苏同仁异常激愤,她声泪俱下地向大家介绍五卅惨案经过和各地声援五卅运动的情况。在她的鼓动下,省立苏州第二女子师范的学生觉醒了,她们冲破阻力,成立“后援会”,开展募捐和宣传活动,加入反帝爱国的洪流。人们赞誉苏同仁说:“她简直是一团火,走到哪里便在哪里播下火种,燃起熊熊烈火。”

1925年6月,苏同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宿迁地区最早的女共产党员。同年8月,苏同仁于女师毕业,出任睢宁县立女子小学教师。她以教员职业为掩护,秘密宣传马列主义,发展党员,建立睢宁县第一个党支部。她主持召开第一次支部大会,作出三项决议:继续宣传马列主义,大力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

1926年初,苏同仁受组织派遣,到北京从事地下工作。不久,她又到南京,担任共青团南京地委妇女委员会书记,与当时任中共南京地委宣传委员的吴亚鲁结为革命伴侣。同年底,苏同仁和吴亚鲁经睢宁去武汉参加北伐军。

1927年4月,北伐军到河南攻打张作霖部队时,苏同仁和被誉为“铁大姐”的周铁真一起混入男兵队伍,偷偷上了前线。在临颍战斗中,11军26师77团党代表兼团长蒋先云壮烈牺牲,苏同仁和战友在战场上把他的遗体包扎好,由苏同仁护灵到武汉。这时,才被人发现前线还有女兵,部队领导下令所有女兵撤离前线,不得留下一人。同年7月,苏同仁到南昌参加“八一”起义。苏同仁是参加南昌起义的30名女兵之一。南昌起义后,她到海陆丰根据地从事革命活动。12月,又去广州参加广州起义。后又受党中央派遣,先后到中共福建、山东省委工作。

1932年初,苏同仁奉令到上海,参加一·二八抗战及组织赤色工会。1934年,受党中央派遣赴苏联学习,后出任第三国际联络员,并代表中国妇女出席在欧洲举行的三八国际妇女节大会。1937年回国,担任反间谍工作。1939年,受中共中央派遣,与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同志赴新疆工作。她经常往返于新疆与陕北之间,进行联络工作。后因叛徒告密,在甘肃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关押在陕南监狱,受尽折磨,始终坚贞不屈。1943年,在狱中牺牲。 

徐报融媒记者 吴云  部分文字来自中共宿迁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编辑  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