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徐州的“高颜值”而战!

2021-03-07  来源:徐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编辑:李璐
2021-03-07  徐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形容徐州
我们最常用这个词
“一城青山半城湖”
蓝天白云之下
城市与青山遥遥相映
蔚为壮观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起步之年。

3月6日,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大会召开,为“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定下“总调子”——

今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将从早抓紧、从实干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加快推进美丽徐州建设、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新一轮污染防治攻坚战

层次更深、领域更宽、要求更高


“十三五”时期

我市空气质量持续好转

去年市区PM2.5浓度50微克/立方米

较2017年降低14微克/立方米


优良天数261

较2017年增加54

空气质量改善达到

国家和省下达的约束性指标


18家钢铁企业关停15家、整合成3

11家焦化企业关停并转8家、整合成3

62家水泥企业关停47家、保留15


去年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41.4%

较2017年提高19.6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6.6%

较2017年提高10.1个百分点


煤炭消费量较2016年削减1798

超额完成省定1256吨减煤目标任务


新建、改造城镇污水管网935公里

危废处置能力由2017年1.66万吨/年

增至2020年19.26万吨/年

......


当天,会上公布的一系列数据让人振奋。

五年来,徐州人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全力以赴的拼劲,让美丽徐州有了绿意盎然的底色。

虽然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污染防治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坚决打好”到“深入打好”,意味着新一轮污染防治攻坚战触及的矛盾和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宽、要求更高。


瞄准关键领域

亮出“作战路径”


结合2020年实际情况,我市今年自加压力,在确保完成省定目标基础上,将继续围绕大气治理、水环境整治、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环境本质安全持续发力。

随着区域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污染物减排空间也进一步收窄,治理难度越来越大。

如何确保完成今年目标?徐州市明确了年度“作战路径”——

大气治理方面

将围绕今年全市空气质量改善总体目标,聚焦全市PM2.5降幅和优良天数提升,开展臭氧和PM2.5污染协同治理、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力争改善幅度位居全省前列。


水环境整治

将重点实施断面支流治理、小流域治理、农业面源治理、镇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水环境质量。


土壤污染防治

将围绕“双95”目标任务,制订年度土壤污染攻坚方案。按照“严控增量、管控存量”原则,强化污染源头管控、实施土壤分类管理,加强部门联动监管,严格准入管理,防止新增土壤污染。


生态环境本质安全

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强化危废、环境治理设施专项整治,提升突发事件防范应对能力,确保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

今年徐州大气治理的新挑战是——“碳达峰”“碳中和”。

徐州市作为省内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市,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产业结构偏重,高排放、高耗能产业规模仍然较大,运输结构中公路运输“一路独大”。

因此,在大气治理中,徐州市将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统领,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运输结构上直面挑战。


凝聚强大合力

确保决战决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要解决好我市污染防治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必须依靠各地各部门勇挑重担、敢于攻坚,依靠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全员参与,才能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会上,各县(市)区和徐州经开区、徐州高新区、港务区主要负责人都递交了《2021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责任书》,相关单位和县(市)区还进行了经验交流和表态发言。

今年,力争达到PM2.5浓度46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73.3%的奋斗目标。


徐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敏直接亮出了量化指标。他表示,今年将突出源头治理,通过清洁原料替代、构建绿色供应链、排污许可联动管理、异地执法、绿色发展领军企业计划等十大关键举措,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和治理的转变。


污染防治中,‘治当前’与‘管长远’同样重要,两者必须相结合。


云龙区区长陈婕表示,去年,云龙区建立健全部门和属地办事处监管“双包挂”,形成了“微环境”精准治理13条典型经验并在全市推广。今年,云龙区将继续落实这些措施,并以更加过硬的举措、更加扎实的工作,从源头上“遏”住污染。


今年起,将实施生态美丽幸福河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徐州市水务局局长杨勇表示,以丰县大沙河为示范,打造一批生态样板河湖,营造“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


天更蓝水更清!

一起建设更美徐州!

文字:甘晓妹 刘淑婷
图片:孙井贤 李琼
编辑: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