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江苏徐州:打造产业集聚强磁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

2021-02-24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磊
2021-02-24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郑微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江苏省徐州市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姿态,优存量、强增量、扩总量继续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徐州市重点企业在复工复产、企业招引融资、市场、技术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徐州强化企业发展支撑,优存量、强增量、扩总量,不等不靠,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其中,泉山区持续深入开展大企业(集团)培育工作,研究制订并落实“3456”泉山方案,做好培大育强、挂大靠强、招大引强、扶大助强“四大四强”工作,推动重点企业培育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打出政策扶持“组合拳”

  经济增长跑出加速度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重大冲击、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重大考验,泉山区保持定力、承压前行;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在徐州市率先踩足复工复产“大油门”,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扶持“组合拳”,按下经济恢复“快进键”。

  去年以来,泉山区出台了28条企业扶持政策,开展“三送一强”和“百名局长联百企”活动,企业复工率、产能恢复率全市领先。同时,依托辖区高校资源优势,积极帮助企业对接先进技术、前沿技术。帮助天煤机电与矿大机电学院合作研发全地形防爆运输车、巷道修复机等产品,协助徐州鑫科机器人对接矿大人工智能研究所,帮助江苏弗瑞士对接中科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开展新一代空气杀菌消毒技术在新产品中的应用等。

  据统计,泉山区202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82.84亿元,增长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完成40.9亿元,增长5.5%,税占比90.4%,财税质量较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位居主城区第一。综合经济实力继续保持徐州市主城区首位。

  打出招大引强“组合拳”

  经济发展跑出高质量

  去年以来,泉山区坚持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招大商、大招商,打出“招大引强”组合拳,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泉山区成功举办“2020年世界生命科技大会云龙湖峰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去年全年累计签约项目69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均创历年之最。总投资50亿元树兰医疗、50亿元中车新基建产业园等招商引资1号工程签约落地。卓能新能源电池等19个项目竣工投资,佳海集成电路等40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增长9%,科技服务、现代物流、高端商贸增长8%。新增“四上企业”15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4家企业入选“市高成长性20强企业”,57家企业入选“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新型研发机构3家,新增国家级电子商务企业1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示范物流园”7家。


  打出“三送一强”组合拳

  企业发展跑出高效益

  刚刚过去的一年,为帮助企业渡难关、扩总量、提效益,泉山区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扎实推进营商环境“深化年”活动,创新服务企业“五制工作法”,大力开展“三送一强”服务,为企业培土浇灌,让企业扎根泉山,枝繁叶茂。

  泉山区出台了《关于做好服务企业“稳链拓市”工作的通知》,积极为企业找市场、询订单。出台《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3条政策(试行)》《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发展的28条政策措施》,累计减费降税3亿元。用足用好贷款延期还本付息、信用贷款两项金融政策,摸排上报310家融资需求企业,融资2.89亿元。

  一系列纾困解难的组合拳,推动辖区骨干型龙头型企业做大做强,培大育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去年泉山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三大先进制造业同比增长9%,科技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同比增长8%;全区营业收入超百亿级企业1家,50亿级企业1家,10亿级企业3家,亿元级企业10家;软件研发与信息技术产业逆势上扬,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徐州市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对入库企业的培育力度,积极推进“人才+产业+基金+创新+服务”五位一体招商机制,着重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活力迸发的市场环境和宾至如归的社会环境,全力帮助有潜力的企业早日长成参天大树。

  编辑 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