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更好日子在后头!徐州丰县:用好“绿色财富” 奏响乡村振兴富民乐章

2021-02-20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孟祥
2021-02-20  中国徐州网

鳞次栉比的农家小院、干净通畅的乡间道路、独具特色的田园乡村、连亩成片的蔬菜大棚……一幅幅新时代美丽乡村的“生态宜居画卷”,正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大地徐徐展开!

沙庄记忆 旅游富民

徐州丰县宋楼镇沙庄村是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村庄,因银杏、红豆杉等珍稀树种遍布全村,被人们用“乡道行尽麦田青,沙路道边观银杏。景情双双入画来,水声步步尽堪听”这样的诗句盛赞。

走进沙老师家中,郁郁葱葱的红豆杉映入记者的眼帘,已经退休的沙老师夫妇现在做起了家乡的代言人,“一棵红豆杉以前只能卖到二三百元,现在已经能卖到五六百元。”满村30余年树龄的银杏树以及院里院外的红豆杉、山楂树……遍地绿植不仅可以舒缓情绪、陶冶情操,还为沙庄村带来了生态旅游收益。

“这次回来一看,变化太大了,比我想象好太多!”2020年3月份离开家乡前往南京儿子家居住的沙大爷,直到2020年底才回来,看到巨变的家乡,他差点认不出自己的家门。“过去都到外地旅游,现在一看我们这地方不比他们逊色,路灯、下水道、柏油马路、公园、食堂、宾馆等样样齐全。展望明天,我们有信心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活越过越甜。”说到这里,村民沙大爷满脸自豪。

醉美乡愁,沙庄记忆,已成为徐州丰县宋楼镇乡村旅游的新名片,沙庄村走出了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绿色财富 产业兴旺

告别充满乡村旅游气息的宋楼镇沙庄村,我们来到丰县隆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这里不仅四季果蔬生机勃勃,老百姓的腰包也一天天鼓起来。

大棚内温暖如春,不仅种出了四季的水果蔬菜,还种出了村民们脱贫致富新希望。近年来,丰县欢口镇一直把现代化农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抓手,大力发展自摘园建设,邀请县级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确保让游客吃得放心、玩得舒心。

“以前自己种的产量不高,品质也不太好。”丰县欢口镇师桥村番茄种植户黄紫欣告诉记者,“自从有了合作社,引进了新品种,不仅产量提高了,价格也上涨不少,目前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今年合作社又引进了一种梅豆,产量高价格优,我打算再扩种四五亩。”

水韵宜居 大美朱尧

离开充满田园诗意的欢口镇,记者驱车来到生态宜居、和谐富美的孙楼街道朱尧新村,只见一排排两层农家楼房鳞次栉比,水泥路、绿化带、指路牌、垃圾箱、停车场等设施一应俱全。大美朱尧,美的不仅是村庄环境,更美到了百姓的心里!

富民产业旺起来,百姓腰包鼓起来。近年来,徐州丰县孙楼街道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要求,狠抓产业发展,把特色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为村庄赋予生活、就业、产业等多元功能,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孙楼路径”。

徐州丰县孙楼街道朱尧新村项目负责人徐强告诉记者,朱尧新村共占地150余亩,投资1000余万元,大力发展农家餐饮、民俗旅游等产业用好“绿色财富” 奏响乡村振兴富民乐章。“下一步,孙楼街道将重点推进朱尧村集体经济增收等项目,不仅要让群众住上新房子,更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更好日子在后头!”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