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新春走基层】《遍地英雄》95后小伙带领全村人乐享甜“莓”小康生活

2021-02-17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李璐
2021-02-17  中国徐州网

春天已至,乍暖还寒,大棚内春意盎然。春节期间,记者走进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华山镇渠楼村荣聚生态庄园,一颗颗草莓在温室里悄然成熟,鲜嫩欲滴,掩映在叶茎下的果实散发着诱人的甜蜜味道,绿色与红色交织成收获的喜悦……红彤彤的草莓在这里不仅是庄园的“发财果”,更是渠楼村发展观光采摘农业的“金钥匙”。


说到渠楼村的草莓种植,不得不提这位曾经上过央视的95后小伙——马驰,2020年2月,他登上央视农业农村频道《遍地英雄》的演讲台,向全国人民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故事。

马驰的老家在华山镇渠楼村,虽离乡多年,从小在大城市长大。然而,他却非常喜欢和土地打交道,大学毕业不久,便回到丰县开始创业种植草莓。他先是在丰县师寨镇承包了土地,踌躇满志建草莓大棚,孰料天不遂人愿,因地势低洼,容易积水,而草莓最怕的就是涝,第一次种植很快宣告失败。但是马驰并没有动摇种植草莓的念头,而是总结经验教训,重整行装再出发。

一次偶然的回乡,马驰发现自己老家渠楼村地势较高,而且都是沙土地,非常有利于草莓种植,就燃起在渠楼村承包土地建设草莓大棚的念头。然而因为年轻,又常年不在村里生活,村民们并不放心把土地交给这个不熟悉的小伙子。

马驰找到渠楼村党支部书记东瑞芹,和她谈了自己的想法。小伙儿的韧劲和丰富的种植经验打动了东书记,她觉得这个小伙有文化,还有难得的脚踏实地精神,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一定能种好草莓。在东瑞芹的帮助下,马驰的荣聚生态庄园初步建立了起来。

找到了合适的种植地点,马驰便全身心投入到草莓的种植管理中,第一年建立的两个大棚除去成本,每个大棚就挣了八万元,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草莓大棚的成功,让东瑞芹书记看到了一个可以富民强村的产业。2020年,马驰将自己的草莓园扩大到六个大棚,整个荣聚生态庄园达到200余亩,不仅种植草莓,还有黄桃、车厘子、葡萄等经济作物,基本做到一年四季水果不断档。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之际,马驰却依然忙着采摘、送货。手机不时响起,马驰接过电话却一脸愁容,因草莓质量较好,一个个老客户打来要求补货的电话成为马驰在这个春节最甜蜜的烦恼。

“相信今年年底就会解决这个问题。”东瑞芹笑着告诉记者,2021年,渠楼村将以村民入股的方式统一建设50个大棚,由马驰的团队提供技术指导,大力发展现代生态观光农业。春节前,渠楼村还通过华山镇人民政府的联系,与无锡杨氏草莓农业专业合作社签约,将通过该合作社把渠楼村的草莓销往无锡、苏州、上海等大城市。“现在我们一个大棚的收益在十万元以上,凭借着我们村的草莓品质,相信卖到大城市,收益也会更高一些。”东瑞芹信心十足。

“我们村的历史很悠久,黄河故道就流经我们村,老辈人都说是这片水给我们渠楼村带来了财富。”东瑞芹站在流经村里的黄河故道边感慨道,今年计划把这片水和周边的河道打通拓宽,将渠楼村建设成四面环水的生态文明村,“草莓大棚就准备建在河道边,相信新年新气象,我们渠楼村一定会越来越美好!”(王晓亮 袁月 肖京)

编辑  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