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新春走基层】留住家乡“仪式感” 他乡过年更有味

2021-02-13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孟祥
2021-02-13  中国徐州网

“我们就是随着工地走,工地在哪,人就留在哪。以往过年,要是工地不忙也会回家,今年情况特殊,我们响应号召就地过年。”说这句话的人叫杨小东,来自河南郑州,现在是徐州市马洪路市政工程九里山隧道项目的工人。杨小东去年来到江苏徐州,在项目工地一直干到现在。

杨小东今年60岁,来徐州之前,常年跟随工地在外东奔西走。杨小东说,在工地上他的主要工作是巡视,现在工人放假了,他每天巡视两次。爱人今年元旦来探亲时也没有回去,在工地上和他一起做些辅助性工作。


杨小东和爱人一起在工地“下厨”

响应号召 就地过年

“这是我第一次到徐州来打工,也认识了一些徐州工友,他们都很热情好客。”杨小东说,去年国庆节,女儿和妻子来徐州探望他时,徐州工友还特意开车带着他们一家人游览了云龙湖、徐州博物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等地。

临近春节,杨小东夫妻和其他家在外地的工友决定一起响应号召就地过年。除了考虑到安全,也怕耽误年后工作。

杨小东说:“父母已经快90岁了,往年过年就是一大家二三十口人一起聚在父母家过年,今年过年不能陪在父母身边虽然很遗憾,但是父母和两个女儿都很理解,也建议我们特殊时期安全最重要。”


异乡过年 暖意融融

“我们老家在年二十八要贴对联,今天一大早,我们就起来打扫卫生,忙着擦玻璃、扫地,然后在窗户上、门上贴春联。”杨小东说,前两天他们还特意做了炸鱼、炸鸡、炸豆腐、藕尖,还做了河南人特有的美食焖子。

除了和妻子在生活上保持仪式感,和两个女儿视频连线也成为杨小东“异乡过年”的必要内容。“这几天,每天都能接到闺女和外孙打来的视频电话,让我们看看他们在老家准备了什么年货?”杨小东妻子孙爱凤高兴地说,两个闺女早早就发来了过年红包。以往过年,他们都会给三个外孙女、一个外孙准备压岁钱,今年不在老家,就用手机给孩子们发了红包。

“项目结束后,我们再回去看望父母和孩子!”杨小东说。

据了解,为了让留下过年的工友感受到家的温暖,中铁七局徐州马洪路市政工程九里山隧道项目部给就地过年的工人发放了节日慰问品,让留守人员过一个欢乐、温馨的春节。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