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江苏邳州: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助力乡村振兴

2021-01-30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哈晓蕊
2021-01-30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近年来,江苏省邳州市八路镇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涉农产业的行家里手和致富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近日,在八路镇绿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大棚内的西红柿挂满枝头,赏心悦目。种植户王影剑以前一直在外地做生意,近年来,随着无公害农产品的热销,2019年,他毅然决定回乡创业,通过土地流转,在基地承包大棚种植无公害西红柿。“第一年经验不足,没有多大收益。”后来,他在八路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学习,向种植专家学习种植经验,自己琢磨出了一套种植技术,大棚的效益有所增加。随着技术不断成熟,王影剑种植的大棚也不断增加。“现在扩建了5个大棚,除去成本,一个大棚能收入五六万元左右。”

高标准智能化温室大棚里蝴蝶兰长势喜人。

50多岁的焦爱英是当地的低收入户,王影剑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后,每到西红柿采摘季节,需要人手的时候,他都会让焦爱英来大棚干活。“一天五六十元,一个月一两千元左右,方便照顾家里小孩。同时他还会指导我怎么种植西红柿,确实不错。”焦爱英说。

近年来,八路镇不断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越来越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年轻人投入到生态农业发展中,80后青年创业者曹国峰就是其中一员。他是陕西省富平县人,凭着对农业的热爱,他来到八路镇开展规模化培育蝴蝶兰,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在邳州国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各色蝴蝶兰花开正艳。邳州国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国峰表示,2018年来到八路镇时,自己只建了7000平方米的普通大棚,通过这两年镇里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帮扶、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他不仅取得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还扩建了多个高标准智能化温室大棚,并利用组培技术,实现了蝴蝶兰规模化发展。

“整个面积2万平方米左右,一年能生产各种蝴蝶兰苗600多万株,一年的销售额一千八九百万元。下一步,我们主要发展推广电商这一块的种苗,通过网上营销,扩大销售渠道。”曹国峰介绍。新型职业农民让农村生机勃勃。据了解,通过培训、考核认定,像王影剑、曹国峰一样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目前在八路镇已有800多人。

近年来,该镇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通过举办培训班,让一大批农户学到了各种技术和知识,解决了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培养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初步形成。“我们以后每年都会按照这种模式,对家庭农场合作社及种植大户进行系统培训,培育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助推农业发展。”八路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张龙表示。

徐报融媒记者 颜子舒 通讯员 王鹏

编辑 哈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