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乡村振兴别样红
◎徐报融媒记者 范海杰 通讯员 付静 姬冰
冬日暖阳下,沛县张寨镇到处生机勃勃:立寺村千亩芦笋种植基地一眼望不到头,付庙村农贸批发市场备足了年货,陈油坊村老党员王开民家的“红色先锋小院”张灯结彩迎新春……
在“党建+”工程引领下,张寨镇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和谐发展的好路子,党组织成了群众有事想得起、有难靠得住的“主心骨”,一个个村庄破茧成蝶、华丽蜕变,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张寨镇党委发掘各村特色,因地制宜形成多元化、差异化发展路径,“党建+产业”形成了党组织凝聚党员、党员推动产业、产业助推群众致富的党建引领产业富民新格局。
如今,陈油坊村党支部依托葡萄产业底蕴,积极探索出“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产业致富”融合发展模式,果农人均纯收入达2.5万元。立寺村在党支部带领下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种植,创建千亩芦笋种植基地,集芦笋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农民不仅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收入,还可以在基地打工,实实在在鼓了腰包。
以公共空间治理为切口,全镇各村党支部带头全面核查村集体资产,通过收回占用的土地、清理坑塘、盘盈磨坊和排灌站、规范村集体经营租赁合同等形式,全镇增加村集体收入120余万元。孙洼村通过光伏项目、沛驰汽车城商铺租金、云雪面粉厂入股等方式,每年收益19万元,村集体收入用于水利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党建+乡村治理”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
青敦寺小学是沛县第一个特别党支部成立的地方,在镇党委的积极争取下,中共沛县党史馆将于今年在此落成,届时将与王成启红色博物馆一道,成为传播红色文化、传播红色精神的主阵地。
张寨镇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党建+红色文化”示范工程,塑造“党建+志愿服务”品牌,开展“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组建红色文化公益联盟、“红黄蓝”宣讲队和夕阳红艺术团,开展“温暖播撒到残疾人心田”“文化三送入户”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张寨镇还推行网格化治理“全科网格”模式,大力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以“党建+基层治理”开创农村基层治理的新格局。韩集村通过协商议事安装80盏太阳能路灯,切实解决了群众夜晚出行难问题。
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793亩,2674户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陈油坊村获得“全国文明村”荣誉……回顾过去的一年,不难发现,“党建+”是推动张寨镇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时代新征程,全镇上下将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