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最优发展环境 加速释放发展活力
◎文/徐报融媒记者 季芳 见习记者 张亚轩
1月12日,“大力培育重点工业企业(集团)”采访组走进云龙区,专访云龙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婕,畅谈云龙区高质量培育龙头企业、高效率兑现惠企政策、高标准强化要素保障、高水平完善涉企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描绘了云龙区着力发展“四主两新”产业的战略蓝图。
“我们坚持围绕市委、市政府‘四大四强’工作部署,大力实施‘产业兴区、服务业强区’战略,积极探索企业培育新路径,为重点企业培育提供一流的发展环境。”陈婕表示,近两年来,云龙区围绕加快繁荣新城区、提升老城区、建设开发区使命,聚力培大育强、挂大靠强、招大引强、扶大助强“四大四强”战略,狠抓“四主两新”产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有力支撑了全区经济企稳回升、向好前行。
高质量培育龙头企业 全面夯实产业根基
云龙坚持“产业兴区,服务业强区”战略不动摇,下大力气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加快推动现代商贸、金融服务、商务会展、文旅康养四大主导产业和科技服务、数字经济两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2020年,云龙区全面完成“765”项目年度计划,大龙湖国际会议中心、绿地缤纷城等11个项目建成运营,新淮中心、月桥花院商业街区等11个项目即将竣工;万科生活广场、林安商贸物流园等39个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领衔20余家金融机构签约入驻淮海金融中心,徐矿集团、中国移动徐州公司等总部企业落地新城区,浙江大华、滴滴出行等一批知名企业先后入驻。
高效率兑现惠企政策全面助企降本增效
立足区情实际推动政策创新,制定出台惠企政策23条、产业发展22条、科技政策35条、人才政策10条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切实形成政策扶持合力。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包挂企业制度,对全区388家四上企业、266项“两重一实”项目实行“一人一企、驻点帮扶”,为企业、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共走访企业2054家、帮助解决问题531个。设立六大专项资金,全年累计落实减税降费9.88亿元,为企业提供担保和应急转贷资金8.1亿元,争取国家专项债等资金5.5亿元,提供贷款贴息补助、减免租金8000万元,兑现各类政策扶持资金4111万元,为35家重点企业发放奖补资金2622.7万元。
高标准强化要素保障全面破解发展瓶颈
积极回应企业资金需求,引导邮储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宣武贷”等融资产品,累计为宣武、升辉、食品城等市场发放贷款9.38亿元,3600家企业注册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解决融资需求10亿余元。精准匹配对接企业用工需求,通过政策宣传、岗位推送、网络招聘会等“线上+线下”形式,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班33期、培训1.5万人次,为1056家企业发布用工信息,达成就业意向14000余人,导入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近20个,先后投入人才发展专项资金1500万元。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接链”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利用中欧班列、海铁联运平台打通物流渠道,促成吉瑞国际贸易等11家外贸企业与木制品、玻璃制品生产企业达成产销合作。
高水平完善涉企服务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大力实施“1+2”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创建工程,整合线上和线下、前台和后台涉企服务资源,“就近办”服务半径进一步扩大,全区审批事项“应进必进”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事项中“马上办”事项占比达到74.4%,整体审批时间缩减88.5%,“云服务龙速度”品牌持续提优。深入开展“法律进民企”等送法进企精准普法活动,组建“牵手·惠企普法行”法律服务团,建立服务企业法律服务站,提供“一对一”法律体检、“点对点”精准服务、“多平台”以案释法等服务,完善“多元化”纠纷调处机制,帮助企业有效预防和化解法律风险,为全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十四五”期间,云龙区还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夯实要素保障、提升服务质量,全力营造最优企业发展环境,加速释放企业发展活力,促进全区重点企业快发展、大发展,为全面建设“强富美高”新云龙、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