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挂企业全覆盖 上门服务“至少跑一次”
本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陆铭 见习记者 臧秀君 通讯员 赵琳熙)为营造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鼓楼区黄楼街道深化“放管服”改革,减化办事程序,强力推进包挂企业全覆盖,实行企业申报“不见面审批”,主动上门服务“至少跑一次”,收到良好效果。
广宣传,营造营商环境氛围。深化“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企业理念,主动深入企业开展大走访活动。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开展系列春风行动,给他们“雪中送炭”。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机制,掌握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做到企业的数量清、地点清、法人和法人代表清,以及存在问题清、实际诉求清、解决问题措施清。
强党建,筑牢营商环境阵地。疫情期间,中心商圈党建联盟组织成员单位“向党旗报到、向疫情开战”,发挥“两新”党组织“三个一线”作用,先后为业主减免租金近4500万元。协助建立银企税对接平台,为企业解决各类资金近28亿元。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享受到各种优惠政策,消除订单履约风险,减少企业损失合计20万余元。
勤调研,夯实营商环境基础。深入进行调查摸底,分行业建立规模以上重点企业信息库和小微企业培育库。按照规模以上企业抓增长、上规模企业抓入库、准规模企业抓培育、新建企业抓跟踪的思路,实施“一企一策”跟踪服务。深入实施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突出专项招商,落实名企名品名企业家工程。
重实干,提级营商环境效能。聚焦企业难点,着力提升服务效能,让“办事审批做减法、服务做加法”理念始终贯穿于工作之中。建立服务企业专员,形成“发现问题、受理交办、跟踪督办、反馈评价”的服务企业工作闭环,帮助企业破解阻碍发展难题,充分释放企业发展动能。
转作风,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坚持复杂问题简单化、服务保障规范化的原则,切实营造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加大作风纪律、服务态度、在岗履职等方面的考核,形成“破坏营商环境必严惩”导向。通过一系列活动,牢牢守住“保”的底线,筑牢“稳”的基础,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