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基层之治】徐州:“党员中心户”的“加减乘除”,答好基层治理“考卷”
推行“党员中心户”工作,是全面实施“党建+”工程、持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创新举措。为推动基层治理实现新突破,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铜沛街道持续深入推进“党员中心户”工作,结合各社区实际情况,引领带动“党员中心户”积极投身社区各项事务。
铜沛街道每个“党员中心户”都像一座“红色堡垒”,在自己的网格支部中,做好“加减乘除”,以小见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特别是在增进邻里团结和睦、两城创建、疫情防控、红色物业管理等重点工作中,成效发挥显著。
消除矛盾做“加法”,提升邻里和谐度
1997年,从肉联厂退休后的乔昌兰在铜沛街道铜建社区建设新村38号楼当楼长,一当就是20年。
2000年,该小区水电是合用表,邻居间常因为分摊水电费闹矛盾。为了让街坊四邻不再因为这件事起纠纷,乔昌兰跑到铜建社区居委会,主动请缨协调小区居民分装独立水电表。儿女们都认为这事吃力不讨好,但乔昌兰认为,这是件好事,决定干下去。她暗下决心:“只要是对群众有利的事情,就要排除万难,就要去争取胜利。”那段时间,她整天陪着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做工作,吃了闭门羹也不放弃,最终协调居民达成一致意见,水电表分装成功,矛盾解决了,邻里关系也越来越好了。
垃圾落地做“减法”,构建美丽新家园
76岁的赵镇英是西阁社区风尚自由城小区的“党员中心户”,在社区宣布要进行垃圾分类后,充分展示了“党员中心户”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带头做好垃圾分类的宣传员、督导员、践行者。
平日,赵镇英积极捡拾小区内的烟头,参与“烟头不落地,西阁更美丽”的全民清烟蒂行动,一有时间就在小区的垃圾分类亭旁引导居民做好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她说:“垃圾分类是一项惠国惠民的政策,‘党员中心户’是联系社区和党员群众的桥梁,我要将这一利好政策宣传贯彻好,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

她的一举一动,感染了周围的人,调动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大家纷纷为垃圾分类投放“动脑筋”“出实招”,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极大地提升了垃圾分类投放的准确率,使垃圾分类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
政策宣传做“乘法”,增强党群向心力
疫情防控期间,凯旋门社区金色里程小区门口,常常出现一对衣着朴素的老年夫妻。他们是曹存良和杨胜霞,是年近80岁的“党员中心户”夫妻。疫情防控工作伊始,这对夫妻就积极加入了社区党员志愿者的队伍,他们主动担任小区的“守门员”,宣传防疫知识和相关政策。
曹存良和杨胜霞夫妇不畏艰辛、一丝不苟,经常忙到忘记时间,过了饭点。来往居民说:“你们真是辛苦了!”老人却连连摆手:“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这对老夫妻用无私的奉献精神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只要党员首先站出来,我们就一定能把群众带动起来。”凯旋门社区党委书记程庆说,最近社区根据人口普查工作需要,将招募“两员”的信息发布到微信群里,“党员中心户”纷纷在线“抢单”,踊跃认领,很快就把大家凝聚起来、组织起来了。
化解难题做“除法”,提升群众幸福感
在铜沛街道道北社区军缘新城小区,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徐宝侠。一年前,小区环境脏、乱、差,大门无人管理,无人保洁,广大业主怨声载道,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面对这些情况怎么办?她和爱人商量,主动带头,说干就干。第一步,清运垃圾。徐宝侠找来了垃圾车,发动在家党员、热心业主积极参与,通过两天辛勤劳动,近20人的参与,一共装了六车垃圾,小区成堆垃圾终于被彻底清理干净;第二步,小区日常保洁、门卫管理。她发动党员志愿者报名参与小区的卫生打扫、门口值守,不少在家党员站出来了,热心业主站出来了,甚至七八十岁的老党员也站出来了,令人感动;第三步,竞选业委会成员。通过街道、社区全程监督,小区广大业主的参与投票,她高票当选业委会成员,新的业委会于2020年1月8日正式成立。
“一心为业主,一心为小区”是新的业委会提出的服务宗旨,为了给广大业主营造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新的业委会还移栽各类花草树木30余棵,移除死树10余棵,小区花坛及环境绿化得到进一步提升。如今的军缘新城小区越来越美,业主的幸福感越来越高。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