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徐州睢宁:增加变废为宝“价值”,提升美丽乡村“颜值”

2020-12-03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孟祥
2020-12-03  中国徐州网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凌城镇把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农村改厕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2020年,创新建成四个“易腐垃圾+厕所粪污”绿色协同处置中心,健全长效保洁机制,提升美丽乡村“颜值”,增加变废为宝“价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枝加叶。


科学布局,绿色综合处置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凌城镇下辖25个村(社区),235个组,1.75万户,8.4万人。“现在把厕所改到了屋里,干净卫生还方便,这对老百姓是一件好事。”群众纷纷夸赞这件“好事”,但如何做好农村改厕的后半篇文章,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粪污满了有人抽、抽了有人用,坏了有人修、保持正常用”。凌城镇系统谋划,根据镇域人口、村庄分布情况,进行科学布局,在龙河村、胜利村、李圩村、新楼村等4个村,建设4个“易腐垃圾+厕所粪污”绿色协同处置中心。


龙河村现有人口4215人。总投资近50万元的龙河村“易腐垃圾+厕所粪污”绿色协同处置中心,每天可收易腐垃圾料量1600—2000公斤、厕所粪污4000—4500公斤进行处理,采用电子加热系统处理,做到易腐垃圾不出村。相较于将易腐垃圾和厕所粪污各自建设硬件处置设施、各自单独处置,协同处置可避免重复性建设,节省近1/2的硬件设施建设费用、近1/2的运行管理费用。


“现在一天我能粉碎易腐垃圾500多公斤,进入厌氧发酵池;厕所粪污,经格栅剔除杂物后排至池内,与易腐垃圾混合发酵。现在老百姓都意识到这个事是好事。”该中心工作人员60岁赵家树说,“处置过程,是微生物厌氧发酵的自然生态过程,无臭、无蝇、无污水,很卫生环保的,干这活也不累,2000多元一个月,知足啦。”

扫码报抽,智慧平台精准管护

“手机一抬,服务就来,扫码报抽、报修……”现在凌城镇村民,特别是留守的老年人围在一起聊天时,再也没有往日看着厕所里满了或水管坏了无奈的苦叹。


63岁的李圩村村民刘翠绿家中的旱厕早已被冲水式厕所取代,锃亮的瓷砖、时尚的洁具,一脚踩上踏板,粪污被冲得干干净净。“现在党的政策太好了,政府为我们改造厕所我们一分钱不用花,粪便满了也不用愁,可以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报抽,很方便。”刘翠绿高兴地说。

借助智能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农户可以直接通过微信扫码线上“傻瓜”式一键提交报修报抽需求,或线下电话联系,平台收到信息后,自动向管护公司分配任务,镇分管片区负责人同时在线监控任务的办结进度及完成时效,农户根据管护公司服务结果给予评价或建议,政府每月利用大数据综合农户反馈信息给予管护公司绩效考核及按合同约定进行奖惩,形成“农户即时在线报抽、报修,第三方上门服务,政府时时监控”三位一体协同联动机制。

垃圾分类,农户积极参与有奖励

凌城镇积极推行农户源头分类和保洁员二次分拣的“二次四分”法,即农户源头将垃圾分为易腐垃圾和不易腐烂垃圾,并定点投放有毒有害垃圾;村保洁员对不易腐烂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分为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易腐垃圾进入厌氧发酵站,其他垃圾进入垃圾焚烧发电厂,可回收物自行出售,实现农村垃圾减量与再生资源增量良性循环。

家家户户门口都摆上了两个垃圾桶,一个蓝色,一个黑色。凌城镇环卫所所长朱述友介绍,这些垃圾桶由镇统一采购,免费向农户提供,蓝色桶装可腐烂垃圾,黑色桶装不可腐烂垃圾。每天早上和下午,都会有专门人员来清运垃圾,然后送到垃圾处理中心。


每天早上6:30,龙河村的垃圾分类收集员尹步宽驾驶着垃圾分类收集车逐户收运垃圾,将易腐垃圾运送到“易腐垃圾+厕所粪污”绿色协同处置中心。“每天能收200公斤烂菜叶、剩饭等易腐垃圾。大家会养成习惯的,现在分类好的,还有奖品呢。”尹步宽说。

“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环境美如画,垃圾有人上门收,多了还能兑奖品,油盐酱醋样样有……”龙河村村民韩加银每天都在村里唱着自己创作的垃圾分类快板。

变废为宝,让循环利用更有效

“运用厌氧发酵法就地处置易腐垃圾及厕所粪污,既节省了运输、焚烧电费等费用,又创造‘三沼’新资源的利用价值,沼气供农户做饭使用;沼液用于大棚蔬菜叶面喷施肥;沼渣制作有机肥……”凌城镇党委副书记李峰说。


今年52岁的方庄村李丕彩正在大棚里查看芹菜长势,从23岁嫁到方庄村就和老伴种植大棚蔬菜,她有三个大棚,一亩地一个大棚,一稻双菜(6月—10月种植水稻,11月-来年2月种植反季节蔬菜,3月-5月种植蔬菜),往年她种植蔬菜、水稻要用复合肥、尿素、鸡粪、猪粪等,收集来的鸡粪、猪粪等都堆放在村庄附近或道路两旁,气味难闻,给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来很坏影响,群众意见很大。现在她用上了“易腐垃圾+厕所粪污”绿色协同处置中心的沼液,只出部分运输费。用沼液浇灌、施肥的芹菜长势喜人,颜色青绿好看,口感爽脆。

如今的凌城镇,村村绿树环绕,沟、河、渠、塘碧波荡漾……“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机制、模式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努力改善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让全面小康底色更亮。”徐州睢宁凌城镇党委书记许祥春表示。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