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林下“掘金”促民富,江苏徐州积极探索集体与农户“双赢”新路径

2020-10-25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李璐
2020-10-25  中国徐州网

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各乡镇积极探索集体与农户“双赢”致富新路径,流转土地,大力发展种“茸”、种“药”、种“绿”等“林下经济”。

邳州市邹庄镇石东村充分利用银杏林中的闲地种植松茸,摸索出了一条富民新路子。在石东村的一处松茸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收获松茸。村民们告诉记者,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新鲜的松茸可以卖到十七八元一斤,利润可观。而且松茸种植非常省心,每年秋季种下松茸菌种,其间只需做好保湿、保温,到第二年5月份就可以收获五茬松茸。

“把玉米芯、木屑、稻壳混合起来发酵好,埋在地垄里用上营养料,然后再把菌种塞到地垄里面,平时注意多浇水就可以坐等收获了。”邹庄镇石东村松茸种植户高耿绍开心地说。

石东村目前有银杏林1300多亩。为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让有限的土地生出更多效益,村里采取村民出租土地、大户包地种植松茸的经营模式。这样村民不需要管理银杏林,还能坐等收益。目前全村松茸种植面积已超过40亩。

“松茸喜欢在阴凉的环境下成长,银杏林里恰巧满足这个要求。另外,在银杏林里种植松茸时,用的营养料还可以促进银杏树成长,可以说是一举两得。”高耿绍表示。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石东村种植的松茸已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远销上海、北京等城市,下一步村里还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让银杏林地见到更多效益。

变林下“绿色资源”为经济“财源”

徐州市睢宁县睢河街道官一社区的一块榉树林地头,田间一棵棵榉树苗整齐排列,中间是一排排铺着地膜的田埂,新栽的辣椒苗已开始返青。指着一排排的辣椒苗,社区党总支书记温玉萍说:“这些辣椒苗已经被预订了,按照现在的行情,预计每亩地的收入在3000元左右。”据了解,这片榉树育苗基地面积约120亩,原本种植了约4万余株榉树苗。今年3月份,村里按每行间隔减少一棵的比例,将部分榉树苗进行移植,空闲出来的土地栽植上朝天椒。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不仅有效提高了林地利用率,增加了林地产出效益,还提高了集体经济收入。

去年以来,官一社区统一流转土地1200余亩,用于栽植榉树、垂柳、红叶石楠等景观苗木,在制订科学管护方案的基础上,合理进行林下作物种植。其中套种大蒜、辣椒等作物约500亩,年均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0万余元。

林下“药材种植”带动集体增收

走进沛县鹿楼镇千秋集社区东侧,70多亩沙土地中每隔三米就矗立着一棵榆树,种植的芍药、牡丹花期刚过……这是鹿楼镇探索林下种药立体经营模式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沛县鹿楼镇发展的林下种植模式,不仅扩大了林业资源种植面积保障了生态平衡,也带动了周边老百姓脱贫致富,更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这片林地去年栽植的牡丹、芍药,今年就进入收获期,像这样林间种中药材、树下种蝉的套种模式每年每亩可为种植户带来收入10000元以上,村民们发展林下药材种植产业的积极性很高,全镇各村利用集体林地及村民承包地统一流转大户经营的方式,目前已有2.6万亩林业资源规模发展了林下种药新模式。”鹿楼镇党委宣传委员梁振说。

去年千秋集社区实施农民集中居住后,政府把农民退出的宅基地复垦后规模流转,交给大户经营发展林下种药产业,不仅发展了林下套种药材,还打造了“农业+旅游”的休闲观光发展模式。

选准适合各村发展的路子,扎实有效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更好地造福乡邻百姓。江苏徐州利用林业资源带动林下经济增收,探索出了一条集体与农户“双赢”的新路径。

编辑:李璐